比特币挖矿行业经历了诸多风云变幻,尤其是在2024年币价和挖矿奖励减半的双重冲击下,许多矿业公司不得不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值得关注的是,越来越多的比特币矿工选择将目光投向人工智能领域,这是一个充满机遇且拥有巨大潜力的方向。回顾过去一年,这种押注大多获得了积极回报,也为矿业公司的长远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首先,减半后的比特币挖矿奖励从6.25个比特币降至3.125个,这对依赖挖矿收入的企业产生了显著影响。传统挖矿利润缩减,促使矿工们加快转型步伐。人工智能的兴起成为新一轮技术浪潮,矿工们开始挖掘AI算力需求,利用自身数据中心资源和GPU设备切入AI计算服务领域。
以Core Scientific为例,曾在2022年申请破产保护的这家公司,在2024年成功重组并转型为主要提供AI高性能计算(HPC)托管服务的企业。通过与CoreWeave签订价值35亿美元的长期合作协议,它将闲置的矿机资源转换为算力平台,为AI训练和推理提供支持。这样不仅分散了投资风险,也为公司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流。虽然因转型和挖矿奖励减少导致短期收入下滑,但整体股价和市场表现均反映出投资者对其未来的乐观预期。 另一矿业巨头Hut 8则通过成立子公司Highrise AI正式启动GPU即服务(GPU-as-a-Service)业务,部署逾千块Nvidia H100 GPUs,向客户提供云端AI算力。尽管比特币产量在2024年大幅下降,但公司认为这部分业务是针对市场收缩的合理应对策略。
此外,Hut 8通过旗下子公司美国比特币(American Bitcoin)大力投入矿机设备采购,牢牢抓住挖矿业务的根基,同时逐步打开AI生态的窗口。 澳大利亚矿商Iren(前身为Iris Energy)也在AI转型上迈出坚实步伐。自2024年初开始采购Nvidia GPU设备,很快便签署了多项AI合同,并计划在德克萨斯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建设大型液冷AI数据中心。尽管面临投资者诉讼压力,Iren的AI业务显著增长,成为公司收入的新亮点,与挖矿业务形成互补。 Hive Digital Technologies的转型策略则更为激进。自2023年中期启动品牌重塑以来,迅速向以Nvidia GPU为核心的AI与高性能计算市场扩展。
公司在魁北克建成规模化GPU集群,2025财年AI及HPC托管收入达到1.01亿美元,较前一年增长三倍,占总营收比例接近9%。Hive计划继续加大AI投入,目标在2026年实现1亿美元的AI营收,显示出矿业与AI并驾齐驱的务实发展路子。 此外,规模最大的矿工如Riot Platforms和MARA Holdings也在积极调研和准备未来转型。Riot尚未签订大型AI合同,但通过调整科希卡纳设施的电力利用方案,力图建设一个容量可达1吉瓦的高性能计算基地,以迎合未来AI云服务需求。此举表明矿企不再仅依赖比特币挖矿,而是瞄准了算力服务市场的更广阔空间。同样,MARA在2024年推广了基于沉浸式冷却技术的多功能计算平台,其“边缘计算”战略为跨界发展奠定基础,虽然目前尚未有显著现金流,但其庞大的比特币资产储备让公司具备转型的底气。
然而,也有逆势参与者。Canaan作为全球第三大ASIC矿机厂商,于2025年7月决定关闭AI芯片部门,放弃竞争激烈的AI芯片市场。它坚持专注于比特币矿机开发,在竞争激烈的ASIC领域塑造差异化竞争力,显示挖矿与AI的融合并非所有企业走的同一路径。 整体来看,比特币矿工押注AI已经从小范围试水逐渐变成全行业趋势。不仅利用闲置GPU资源贩售算力,还通过打造液冷数据中心、拓展边缘计算服务及高性能云平台,积极布局AI生态。尽管现阶段AI业务收入大多仍难与矿业主业相提并论,但持续增长的营收比重和新签合同显露出极强的成长潜力。
同时,随着硬件技术升级与AI应用爆发,矿工以往依赖单一加密货币波动的风险得以分散。 未来,比特币矿工与AI的结合还有广阔空间。硬件需求同步增长、算力租赁模式成熟、AI市场规模扩大,都为矿工开辟新盈利模式。与此同时,监管环境、能源成本与技术迭代速度等因素依然是转型路上的变量。矿业企业需灵活调整战略,平衡挖矿与计算服务,才能实现持续稳定发展。 综上所述,比特币挖矿行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业务变革。
包括Core Scientific、Hut 8、Iren和Hive在内的头部企业纷纷通过AI转型寻求生存与发展,新旧动能的交替将重塑整个加密矿工生态。AI不仅为矿工提供了新的盈利点,更是破解挖矿周期性波动难题的关键。展望未来,比特币矿工如何融合AI创新实现高效扩张,将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也将推动数字货币和人工智能产业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