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塔利克·布特林(Vitalik Buterin),以太坊的联合创始人,近日在其博客中对以太坊的二层扩展解决方案提出了更严格的去中心化标准。自2025年起,布特林表示,只有达到“第一阶段”(Stage 1)去中心化标准的项目才能获得他的公开支持。这一声明不仅反映了布特林对以太坊未来去中心化愿景的坚持,也为正在开发中的众多二层解决方案设立了明确的目标及方向。 二层解决方案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分担以太坊主链的交易负载,从而提升网络的性能和扩展性。随着以太坊一直以来的扩展瓶颈问题,Layer 2技术如ZK同步(ZKsync)、Arbitrum和乐观(Optimism)应运而生。这些解决方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以太坊的拥堵情况,提高了交易的处理速度,但在去中心化与安全性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布特林的“培训轮”概念首次提出于2022年,此后不断演变。他将二层解决方案的发展分为多个阶段,当前阶段是“阶段0”(Stage 0),此时项目的开发仍受到中心化控制的影响,缺乏必要的加密安全保障。而在“阶段1”(Stage 1),在布特林的标准下,项目需要具备多重签名设置、外部监督以及认证/有效性证明等关键因素,标志着项目逐步脱离中心化的束缚,迈向真正的去中心化未来。 在9月12日的声明中,布特林明确表示,从2025年开始,任何未达到“阶段1”去中心化标准的项目将在他的支持上被“视为死去”。这句话尤为强硬,显示出他对去中心化理念的坚持。他强调:“我会认真对待这件事情。
明年开始,我将只在博客、演讲等场合公开提及那些达到阶段1+的二层项目,可能会给新兴有趣项目一个短暂的宽限期。”这句声明传递了清晰的信息:即使是个人关系或投资也无法改变他的立场,只有达到“阶段1”的项目才能获得关注。 此番声明不仅仅是布特林的个人观点,更是对整个以太坊生态系统的一个明确信号。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标准来引导开发者重视去中心化的重要性。他认为,当前很多二层解决方案在技术上还有待提升,竭力追求的是速度和效率,但却忽视了更深层次的去中心化安全保障。因此,他希望设定严格的标准,以促进行业朝着更安全、可靠的方向发展。
随着以太坊网络的成熟,其他几家零知识卷(zero-knowledge rollup)团队已经向布特林承诺,计划在2024年底之前实现这一目标。对于这些项目的理由,许多开发者都意识到去中心化将决定项目的长远生存。去中心化能够确保网络不会被单一方所控制,提高对恶意攻击的抵御能力,也是实现网络安全的关键。 未来的发展将关乎以太坊生态的安全与稳定。布特林的“阶段1”是逐步建立在当前开发项目之上的基础,成功达到此阶段并不易,仍需要开发者们在技术和治理结构上进行大量的改进。这其中涉及到的不仅是技术实现,更是整个社区共识的建立和多方参与者的合作。
在过去的工作坊和会议中,布特林对“去中心化”的呼声不断增强,这不仅代表他对自身项目的期待,更是对整个区块链领域的期许。 综合主要的二层项目,包括ZKsync、Arbitrum和Optimism,它们正在朝着布特林设定的目标努力,并希望2025年前能够成为理想中的去中心化网络。这些项目也在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和测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用户体验。 以太坊的扩容努力已迈入新阶段。经历多年第一层的升级,如2024年三月的Dencun更新,布特林计划将重心转向二层解决方案的推动,并通过逐步的改进来增强网络的整体性能。除了效率的提升,布特林还强调了安全性的重要,尤其是在用户的隐私保护与数据安全上,更需要有严格的监管和透明度。
布特林的展望是,以太坊将在未来经受住更大的考验,逐渐成为一个更加去中心化和高效的生态系统。他预言,届时以太坊将重新定义二层解决方案的意义,并让其在全新环境中运作,几乎不需要外部操控。 面对这样关键的时刻,去中心化不仅是技术追求,更是以太坊社区在精神层面的认同。布特林的标准将引导开发者和用户重新认识去中心化的重要性,推动行业在竞争中寻求真正的创新与突破。 总之,布特林对以太坊二层扩展解决方案的严格标准标志着区块链行业的又一次转折。随着越来越多的项目在压力下努力实现去中心化,这一过程中将产生许多有价值的见解与经验,最终推动整个行业朝着更加公平、安全的方向发展。
在未来的区块链世界,去中心化或将成为每个项目领导者心中的一面旗帜,引领着更广阔的创新与探索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