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 加密骗局与安全

维塔利克·布特林宣布:2025年起只支持足够去中心化的以太坊第二层解决方案

比特币 加密骗局与安全
Vitalik Buterin Says He Will Only Promote Sufficiently Decentralized Ethereum Layer-2s Starting in 2025

以太坊创始人维塔利克·布特林宣布,从2025年起,他只会公开推广足够去中心化的以太坊第二层项目(Layer-2)。他表示,只有达到“第一阶段”或以上的项目才会受到推荐,这意味着这些项目需具备运行的欺诈证明或有效性证明机制。多支零知识汇聚团队(ZK-rollup)已表示计划在年底前达到这一标准。

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近日在社交媒体上宣布,从2025年开始,他将只公开推广那些在去中心化方面达到“阶段1”或以上的以太坊二层(Layer-2)项目。这一消息在加密货币社区引起了广泛关注,凸显了去中心化在区块链技术和数字资产发展中的重要性。 在Buterin发布消息时,他强调了去中心化的重要性,认为这不仅是提升生态系统安全性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确保用户和开发者对网络信任的基础。Buterin在其社交平台X上表示,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去中心化程度不足的L2项目将不再获得他的关注和推广。由此可见,他对区块链项目的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Buterin曾在2022年发布的一篇博客文章中详细描述了以太坊L2项目从阶段0、阶段1到阶段2的不同去中心化阶段。

在他的定义中,阶段1的L2项目应该具备运行欺诈证明或有效性证明机制,并且符合特定的升级要求和多重签名覆盖。在以太坊生态系统日益壮大的背景下,这一标准将推动更多二层解决方案朝着更去中心化的方向发展。 在过去的几年中,以太坊社区经历了许多变化,包括新概念的引入和各种技术的应用。随着DeFi和NFT的崛起,区块链的使用场景变得越来越丰富,伴随而来的是对网络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程度的思考。Buterin最近表态称,未来他将严格筛选L2项目,不论这些项目与自己有多大关联,尤其是他持有投资或与之关系密切的项目。 Buterin提到:“这并不重要,如果我投资了,或者你是我的朋友;阶段1才是我的底线。

”他希望能够借此激励开发者和项目团队更加专注于提高自己产品的去中心化水平,同时也为用户提供更安全和可信的选项。他指出,多数零知识(ZK)滚动技术团队已经表示,预计在年底前能够达到阶段1的要求。他对此表示期待,认为这将是以太坊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这条消息发布之前,以太坊的许多Layer-2解决方案一直备受关注,其中不乏一些规模庞大的项目,如Polygon(POL),市场价值高达26.7亿美元,但仍存在去中心化不足的问题。Buterin强调,许多当前的L2项目仍然过于依赖多重签名机制,这种情况需要改变。 Buterin提到,过去一段时间以来,许多使用多重签名的项目都没有出现过单一的活跃问题,这反映了一种相对成熟的操作模式。

然而,他同时指出,随着技术的进步,依赖多重签名的解决方案已不再能满足对于去中心化的要求。他认为,去中心化不仅是形式上的改变,而是要确保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力分配更加合理,使得系统在面对挑战时能保持健康的运行。 Buterin的这一举措应当被视为对以太坊未来的承诺。他不仅想要提升以太坊自身的技术标准和信誉,也希望以此激励其他团队和项目朝着更高的技术标准努力。随着大规模采用以太坊平台的机会逐渐增多,项目的去中心化程度将直接影响到用户的信任和使用意愿。 在“中心化”的讨论中,Many argue that reducing control of a single entity is vital to preserving the ethos of cryptocurrencies, which is all about empowering individuals and communities. 去中心化不仅能增加网络的抗攻击能力,还能促进创新,因为各方能够在更开放的环境中协作。

Buterin的理念与整个以太坊社区的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 未来,以太坊Layer-2是否会在去中心化方面取得更大成就,将直接影响到区块链行业的整体发展方向。随着行业标准的提升,用户对于项目的期望也在不断增加,这不仅涉及技术的成熟度,还包括社区治理、用户体验等方面。Buterin所倡导的阶段性去中心化标准,有望为以太坊及其衍生项目铺平道路。 从长远来看,Buterin的决策可能引发关于去中心化的更广泛讨论,而他所推动的变化也有助于为区块链行业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促使其他项目在设计和实施阶段考虑去中心化因素的重要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演变,以太坊的去中心化之旅也将在未来几年面临更多机遇与挑战。

总之,Vitalik Buterin的声明不仅对以太坊Layer-2项目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也反映了他对去中心化理念的坚定信念。随着行业的不断演进,去中心化的标准可能会成为一种新的行业规范,促使更多团队参与到去中心化的实践中来,为加密货币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未来,如何在技术的创新与去中心化的标准之间找到平衡,将是所有区块链项目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

加密货币交易所的自动交易 以最优惠的价格买卖您的加密货币

下一步
Vitalik Buterin’s ETH Sell-Off Explained; New Criteria for Layer 2 Projects Announced
2024年09月28号 10点33分59秒 维塔利克·布特林的以太坊抛售内幕与Layer 2项目新标准发布

以太坊联合创始人维塔利克·布特林出售了价值228万美元的950个以太坊,引发持币者担忧。同时,他宣布从2025年起,将对以太坊Layer 2项目实施更严格的标准,只有达到“第一阶段”或更高阶段的项目才会被公开提及。这一系列举措显示了他对以太坊生态系统透明度和安全性的重视。

Vitalik Buterin Sets Stricter Standards for Layer-2 Scaling Solutions’ Decentralization
2024年09月28号 10点30分22秒 Vitalik Buterin 为Layer-2扩容解决方案确立更严格的去中心化标准

以太坊联合创始人维塔利克·布特林宣布,从2025年起,他将只支持符合“第一阶段”去中心化标准的第二层扩展解决方案。这一标准要求项目实现欺诈/有效性证明和多签署设置,标志着去中心化控制的转变。布特林强调,个人关系和投资也不会影响他的立场,未来几年的目标是实现更高程度的去中心化。

Vitalik Buterin To Only Publicly Mention Decentralized Layer-2 Networks
2024年09月28号 10点29分22秒 维塔利克·布特林宣布只公开提及去中心化的第二层网络

以太坊联合创始人维塔利克·布特林宣布,从明年起,他将只在公开发言中提及符合“阶段1”去中心化标准的第二层网络。这一标准旨在确保项目在获得承认之前,必须满足一定的去中心化程度。布特林表示,这一决定与个人投资或关系无关,强调去中心化的重要性。

Cryptocurrency Price Predictions: Solana, Toncoin, Rexas Finance (RXS)—Which One Is the Best to Turn $100 into $10,000 by 2025? - CryptoDaily
2024年09月28号 10点28分39秒 未来投资新选择:Solana、Toncoin与Rexas Finance(RXS)——如何将100美元变为10,000美元?

加密货币价格预测:在2025年前,Solana、Toncoin和Rexas Finance(RXS)哪一个最有潜力将100美元变成10,000美元?本文探讨了这些加密货币的前景与投资潜力。

Vitalik Buterin Says These Layer-2 Networks Will Fail
2024年09月28号 10点28分00秒 以太坊创始人维塔利克·布特林:这些二层网络注定要失败!

以太坊联合创始人维塔利克·布特林警告称,某些第二层(Layer-2)网络如果无法达到其去中心化标准,将面临失败风险。他指出,只有满足“阶段1+”的网络才能获得认可。布特林强调,当前处于“阶段0”的网络如Base和Starknet需在12月前达到更高级别,否则可能会“破产”。

Vitalik Buterin Declares New Era for Layer 2 Solutions: Stage 1+ Projects Only
2024年09月28号 10点27分02秒 以太坊新纪元:Vitalik Buterin 宣布仅支持 1 阶段及以上的 Layer 2 解决方案

以太坊联合创始人维塔利克·布特林宣布,从2025年起,他将仅公开支持那些已达到“阶段1+”的第二层解决方案。此举旨在增强以太坊生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信度,推动从依赖人为干预转向完全自动化的信任机制。他强调,新标准将促进以太坊的扩展解决方案的 adoption,并减少多签名系统带来的风险。

Coinbase’s Legal Battle with Shareholders Over SEC Action Continues
2024年09月28号 10点26分06秒 《Coinbase与股东的法律斗争:针对SEC行动的持续对抗》

Coinbase与股东之间关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行动的法律斗争仍在继续,涉及投资者对公司管理及其应对监管挑战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