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与他的妻子陈璐在加利福尼亚湾区创办了一所免学费学校,目标是为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提供从出生到高中阶段的全方位教育服务。这所被称为“Primary School”的教育机构,不仅旨在通过创新教育模式支持孩子们的成长,还融合了医疗保健,使儿童和家庭获得更完整的支持体验。作为陈璐专业背景的延伸——她曾是一名儿科医生,这一项目体现了他们夫妇将医疗健康与教育紧密结合的理念。 Primary School的诞生被视为慈善与科技力量结合的典范,标志着大型科技公司在社会公益领域的积极投入。然而,2025年4月,Primary School突然宣布计划在2025-26学年结束时关闭。这一决定的公布让许多家庭措手不及,也引发了外界对扎克伯格夫妇及其慈善机构——陈璐·扎克伯格基金会(Chan Zuckerberg Initiative,简称CZI)战略调整的关注。
从公开信息来看,关闭的直接原因是CZI撤回支持,基金会董事会做出了关闭学校的决定。虽然官方没有详细解释背后的具体原因,但这一消息不禁引发舆论对该项目可持续性和慈善运作模式的质疑。CZI承诺将向受影响的社区和家庭捐赠五千万美元,用以缓解关闭带来的冲击,但对于那些依赖这所学校的家庭来说,这无疑是巨大的落空。 Primary School的教学模式独特而前瞻,超过95%的学生来自代表性不足的少数族裔家庭。学校不仅关注学生本身,还通过“父母健康教练”支持整个家庭,帮助父母应对育儿压力,寻找适合孩子的后续教育选择。这种“家庭为中心”的理念被许多教育专家视为减少“有毒压力”影响、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的有效路径。
曾经,这所免费学校不仅在教育界树立了标杆,还吸引了诸多关注早教和儿童健康的专业人士参与讨论。例如,学校的医疗总监曾在SXSW等权威会议上介绍基于教育与医疗结合的创新经验,强调帮助弱势家庭儿童和家庭建立韧性的重要性。 Primary School的关闭,也映射出硅谷快速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与科技企业战略的转型。长期以来,湾区的住房危机和高房价不断挤压低收入人群,文化冲突与社会分化日益显著。尽管扎克伯格与陈璐的项目在一定程度上为社区带来了一丝曙光,但随着Meta和CZI在政治和商业立场上的调整,曾经明确的社会责任目标出现松动。事实证明,资金紧缩及慈善重点的转移,给教育这一公益项目带来了难以承受的压力。
近年来,Meta公司及其关联慈善组织逐渐缩减多元化、平等与包容(DEI)项目,调整了对社会倡导类投资的关注。CZI也宣布将重点放在科学研究领域,而逐步放弃包括教育社会倡导和种族平等等领域的投入。众多观察人士认为,这样的政策转变反映出大型科技企业在政治环境变化、经济压力和公众关系中的自我调整。扎克伯格和陈璐夫妇与特朗普政府之间起伏的关系,也成为这场变革的背景注脚之一。 对于家长和社区来说,Primary School的关闭不仅意味着一个教育选择的消失,更象征着硅谷社区中免费、包容教育资源的稀缺。许多家长表示这所学校是对抗高速商业化和住房危机的礼物,如今这种支持被撤回,令人失望和愤怒。
Primary School的教职员工在宣布学校关闭后,依旧全心投入未来一年教育和服务,想要为学生和家庭创造最好的学习体验。学校的负责人表示,尽管面临挑战,团队对孩子们和社区的承诺不变,希望能尽全力支持过渡期的学生和家长。 扎克伯格与陈璐创办的这个教育实验,无疑为硅谷乃至全美的公益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思考。它表明了科技巨头尝试以资本和创新推进公共服务的可能性,但同时也暴露了依赖企业资源的公益项目的脆弱性。在慈善领域,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和可持续运营依旧是亟需解决的难题。 随着Primary School即将结束其使命,其案例或将成为未来政策制定者、教育者和社会慈善组织的重要参考。
如何在科技企业推动公益时平衡战略调整和社会责任,以及如何确保弱势群体获得稳定且高质量的教育支持,将成为今后公益教育领域的核心议题。 硅谷这一波免费教育风潮虽然暂告一段落,但为“三教融合”的创新探索和整体家庭关怀理念留下了深刻印记。未来,教育创新者需结合政策支持、多方资金和社区力量,探索更加灵活和稳健的教育服务模式,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全面的成长环境。 扎克伯格与陈璐创建的免费学校关闭事件,提醒我们社会责任不应止于资本投放,更需注重系统建设和长远规划。只有这样,科技带来的教育变革才能真正造福社会,实现包容与进步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