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农业部(USDA)宣布撤回一项计划,原本旨在限制生禽类制品中沙门氏菌菌落数量的规定,此举引发了食品安全领域的广泛关注和激烈讨论。该计划最初由拜登政府提出,目标是通过对禽肉产品中沙门氏菌水平的严格控制,减少相关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安全。然而,经过三年的酝酿和反馈收集后,农业部决定暂时搁置该项规则,引发食品行业与公共卫生专家的截然不同的反应。 沙门氏菌作为全球范围内常见的食源性病原菌,长期以来都是公共健康的重要隐患。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数据,沙门氏菌每年导致约135万人感染,数百人死亡。禽肉制品,尤其是生鸡肉和火鸡肉,是沙门氏菌传播的重要媒介之一。
农业部原拟实施的新规则,计划对鸡肉与火鸡肉中最常见的六种致病沙门氏菌菌株实施限量标准,并要求相关企业进行检测和报告,一旦超过标准则需召回受污染产品。这一计划被视作自1994年以来在肉类安全监管领域的重大进展,有望每年减少约16.8万例沙门氏菌感染。 然而,农业部在发布最终撤回决定时指出,收到了逾七千条公众评论和反馈,其中既有消费者和食品安全组织支持加强监管的意见,也存在产业界反对的声音。国家鸡肉理事会作为禽类行业的主要代表,公开反对该规则,认为科学依据不足,实施过程中将引发高昂的成本增长和大量食品浪费,且对公共健康的提升有限。他们强调,应建立基于科学的食品安全政策,同时兼顾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 支持该规则的食品安全专家和倡导者则表达了强烈失望与批评。
他们指出,撤回该计划向公众传达了漠视沙门氏菌危害的错误信号,可能导致更多的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危害消费者健康。前农业部官员及多个食品安全组织将这次撤回看作是让公共安全标准倒退的表现,呼吁政府重新评估并强化对肉类污染的管控措施,确保食品安全政策不受商业利益影响。 本次计划撤回还与近期农业部推迟对部分加热未彻底熟制的裹粉鸡肉产品沙门氏菌限量规则的执行有关。该类产品看似全熟但内部可能带有活菌,历史上曾引发多起沙门氏菌爆发事件,致数百人感染。推迟执行的决定加强了业内对现有食品安全监管的疑虑,也反映出政府在维系产业利益与公共健康之间的复杂平衡。 撤回计划的背景还涉及更广泛的政治与经济因素。
拜登政府推动的多项食品安全升级政策在保守派批评中被视作“过度监管”,部分农业与食品产业团体反对新规施加的压力与成本,而当前的经济环境和供应链挑战亦让企业对新增限制心存顾虑。监管机构面对公众健康呼声与行业抗争,需探索合理且可执行的方案,以推动食品安全持续改进。 未来,农业部表示将继续“评估是否更新当前的沙门氏菌规定”,公众可期待在科学数据和监管实践基础上出台更加务实且有效的政策措施。与此同时,消费者本身对食品安全意识的提升以及企业自律力度的加强,也将在预防沙门氏菌感染中扮演重要角色。 总结来看,美国农业部撤回限制生禽沙门氏菌标准的决定,是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道路上的重要转折点,反映出政策制定中法律顾虑、科学依据、经济影响与公众健康之间的多维权衡。这起事件启示我们,食品安全问题解决不仅依赖严格的法规,还需要政府、产业和消费者三方协作,共同应对食源性疾病的挑战,保障全民健康免受有害病原体侵害。
未来相关政策的走向,值得社会各界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