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半导体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制程技术成为各大厂商争夺的焦点。英特尔作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制造商,在2025年Intel Foundry Direct大会上发布了关于制程节点的重要更新,涵盖了18A-PT变体在3D芯片堆叠技术的推进,以及14A制程节点的全面启用。这些革新不仅展现了英特尔在技术研发上的领先地位,也为其在全球先进制程市场中的竞争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18A-PT变体是英特尔18A节点的一个性能强化版本,支持Foveros Direct 3D混合键合技术,实现了垂直方向的芯片堆叠。传统芯片多为平面布局,英特尔通过18A-PT的倒装芯片(Die Stacking)方案,将多个芯片层叠合,使芯片设计和集成能力大幅提升。Foveros Direct 3D技术采用无凸点的铜对铜键合技术,相较于传统的焊点连接,缩小了互联间距,提升了信号传输速率和功耗效率。
英特尔实现了小于5微米的键合间距,远优于多数现有解决方案,从而有效缩减芯片体积和延迟,同时提升计算性能。 目前业界领先的竞争者台积电也应用了类似的3D封装技术,如AMD的3D V-Cache正是基于台积电的SoIC-X混合键合技术。虽然台积电的键合间距介于4.5至9微米之间,英特尔18A-PT以更小的键合间距进一步优化了芯片集成密度。未来台积电计划将键合间距缩小至3微米,这场先进封装技术的竞赛,将持续推动半导体行业迈向更高的集成度和性能。 英特尔计划在其代号为Clearwater Forest的芯片系列中首次采用Foveros Direct 3D封装,但详细设计规则尚未公布。值得注意的是,18A-PT节点对通过硅通孔(TSV)技术的支持,使其在多芯片层叠设计中应用更为灵活。
通过引入TSV,英特尔不仅优化了基底芯片的供电和信号传输,还提升了SRAM缓存等关键部件的性能。此举将有助于满足数据中心、高性能计算等领域不断增长的算力需求。 除18A-PT变体的技术创新外,英特尔同步推进14A制程节点的开发和客户绑定。14A节点等效于1.4纳米工艺,将采用高数值孔径高能紫外光刻(High-NA EUV)技术,处于业界领先位置。该技术相比现有EUV设备具有更高的分辨率,有望带来晶体管密度和性能的双重提升。英特尔已向其领先客户提供了14A的工艺设计套件(PDK),多个客户已计划在14A节点上量产芯片。
14A节点还引入了第二代PowerVia背面供电技术,即PowerDirect方案。相比于当前PowerVia连接晶体管触点级别的纳米级通孔电源供电,PowerDirect通过专用接触点将电力直接传输到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大幅降低了电阻,提升电源效率。这种直接供电方式在功耗控制上具有显著优势,尤其适用于面对频繁动态电流变化的高性能芯片。 在竞争对手方面,台积电的N2节点尚未支持背面供电技术,但据报道其A16节点将引入名为Super Power Rail的直接接触背面供电网络。A16节点预计于2026年底投产,而英特尔14A则预计于2027年完成风险生产。英特尔的背面供电技术已在18A节点中验证,14A的第二代实现将带来更大的性能跃升。
18A主流节点已进入风险试产阶段,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开始量产。搭载RibbonFET门极全包纳米片晶体管的18A节点,实现了晶体管密度和速度的双重飞跃。RibbonFET相比传统的FinFET技术,通过四个垂直纳米片实现晶体管周长的最大化,提升电子开关速度并降低功耗。此外,PowerVia背面供电技术极大优化了芯片内电源网络,降低干扰与电阻损耗,进一步提升芯片整体性能。 18A-P节点是18A的高性能扩展版本,优势包括提升的性能功耗比,达到了约8%的改进。客户可依据设计需求选择更高的频率或更低的功耗,以灵活应对不同应用场景。
该节点与18A节点共享设计规则,方便客户进行多节点设计兼容和版本升级。英特尔正与主流EDA软件厂商紧密合作,确保18A及其变体能够被设计工具充分支持,加速客户产品设计和上市进程。 英特尔也没有忽视成熟制程节点的市场需求,16纳米节点现已进入试产阶段,基于其原有22FFL工艺,采用行业标准设计套件。12纳米节点则由英特尔携手联电合作开发,预计2027年在亚利桑那工厂投产,主要面向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及网络设备领域。这些成熟节点的不断完善,有助于英特尔扩大其Foundry服务的客户基础,覆盖更多应用场景和市场。 英特尔的先进制程布局显示出强烈的战略意图。
在当前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受地缘政治影响的不确定环境下,作为唯一拥有领先制程与先进封装能力的美国本土企业,英特尔既扮演着产业先驱的角色,也承担着维护芯片供应安全的重任。台湾近期法律限制台积电在美国产生最高端制程投产计划,也无形中为英特尔在美国市场的领先地位提供了更多机会。 另一方面,英特尔积极扩展EDA、IP核设计合作伙伴生态系统,推动行业标准设计流程和可复用芯片模块的发展。新成立的Intel Foundry Chiplet Alliance,开放支持客户灵活组合芯片模块,提高设计效率和性能表现。先进的封装服务也成为英特尔快速实现营收和客户价值的重要平台,Foveros 3D堆叠技术的开放使用,加之Amkor等合作伙伴的加持,将进一步提升其产业链竞争力。 尽管在2023年英特尔取消了20A节点的高产能制造,以优化成本结构,但18A节点及其扩展变体的推进,标志着英特尔稳步缩小与台积电等对手的技术差距,并可能在性能和能效领域实现反超。
14A节点后续的发展则体现了英特尔对未来工艺路线的信心,预示着新一代1纳米时代的序幕即将拉开。 总体来看,英特尔的18A-PT技术意味着3D芯片堆叠与先进混合键合技术的商业化步伐加快,为芯片设计带来前所未有的灵活性和性能优化空间。与此同时,14A节点通过高数值EUV光刻与进阶背面供电技术的引入,预示着下一代芯片将真正实现速度与功耗的平衡。对于半导体设计者、制造商及终端应用市场而言,这些技术进步都将成为推动创新和革命的关键引擎。未来随着18A系列与14A节点的广泛应用,英特尔有望借助先进制造和封装技术,重塑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进一步巩固其在半导体代工领域的领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