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特朗普总统在其第二个任期内迎来了首次重大立法成果——其筹划已久的税收与支出法案成功通过美国国会,彰显了共和党在国会微弱多数条件下团结一致的政治力量,同时也引发了激烈的政治和社会争论。这项旨在调整联邦税制、扩大移民执法力度及削减社会福利项目的综合法案,不仅反映了特朗普政府优先推动的政策方向,也为未来美国的财政状况和社会结构带来了深远影响。法案在众议院以218票对214票艰难通过,其中仅有两名共和党众议员持反对意见,显示出共和党内部在政策细节上的一定分歧和妥协努力。法案通过前夕,经历了多轮艰苦的谈判和通宵投票较量,特别是在共和党鹰派自由核心小组和党内温和派之间达成了关键的折衷,确保法案未被迫退回参议院,迅速送交总统签署。特朗普政府坚持将这项议案作为实现其执政目标的核心,特别强调其将如何“使国家更加繁荣、安全和强大”。法案的核心特征之一是永久延续2017年首次通过的减税措施,并在部分领域如小费收入、加班费和汽车贷款利息提供新的临时免税优惠,这些调整被视作对中低收入群体的直接经济刺激,同时巩固特朗普团队在经济政策上的政治支持基础。
然而,减税措施引发的财政收入大幅减少成为争议焦点。根据国会预算办公室的非党派估计,整个法案将导致美国联邦债务在未来十年内增加3.3万亿美元。为了应对赤字,法案对联邦医疗补助计划(Medicaid)和补充营养援助计划(SNAP)进行了大幅削减,这些计划长期以来为低收入和弱势群体提供医疗和食品保障。相关措施包括增加工作要求和首次要求州政府为部分费用承担责任,这意味着数百万依赖这些福利的人可能面临失去基本生活保障的风险。这一变化引发民主党及其支持者的强烈抗议,认为法案实质上是“剥夺穷人利益,惠及富豪捐赠者”的“丑陋巨额法案”。民主党议员哈基姆·杰弗里斯在反对法案的演讲中批评其对儿童、退伍军人、老人和残疾人的冲击,历史上最长的国会发言即为阻止该法案铺路。
法案在移民政策上的大幅加强同样引人关注。特朗普明确要求将联邦移民与海关执法局(ICE)的预算提升至1700亿美元,专款用于建造边境隔离墙、扩充执法人员及加快遣返程序。此举显著推动了长期以来特朗普政府设想的重拳移民政策,进一步收紧边境安全,嚣张批评者认为此举将加剧移民危机并制造社会分裂。另外,法案取消了拜登政府推动的绿色能源税收优惠政策,包括电动汽车、风能和太阳能项目的激励措施,这在环保团体和气候政策倡导者中引发广泛担忧。法案的通过被视作共和党优先事项的胜利,但也暴露了该党内部因改革幅度和政策取向存在的深层矛盾。某些中间派共和党参议员如汤姆·蒂利斯公开反对法案,担忧削减社会保障项目将损害其选区选民利益,甚至为2026年选举的政治风向带来变数。
特朗普则对反对派表示强硬态度,支持对相关议员进行党内挑战,显示内部斗争的激烈程度以及总统对政策执行的坚定决心。从宏观经济角度看,虽然减税政策短期内有助于刺激消费和投资,但大规模增加联邦债务及削减安全网可能在中长期加剧经济不稳定性,推动通胀压力。专家普遍认为,法案将激化社会经济不平等和政治极化,同时加大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压力。就政策执行而言,法案依赖预算协调程序通过,规避了民主党的阻挠,但限制了政策内容必须专注于收入和支出调整,无法涵盖其他方面。特朗普与共和党领导层的妥协和对自由核心小组让步也意味未来若干行政命令或配套措施将被用以补充法案内容,以确保执政承诺的落实。对此,各州政府反应不一。
部分依赖联邦补助的州在医疗和粮食救助项目上面临新压力,而有的州则可能利用新增移民执法资金加强边境安全。法案对州级医保和社会福利运营机制的改变,特别是针对医疗补助的财政结构调整,将引发后续一系列联邦与地方政府的博弈。纵观此次法律的通过过程及其多维影响,可以看出特朗普政府坚持的市场主导、移民收紧和减税优先策略,尽管面临民主党和部分共和党内中坚力量的强烈抵制,但依然在共和党微弱多数支持下得以实现。未来数年内,这些政策将重塑美国的经济结构、社会福利与移民格局。同时法案也铺垫了未来政策争论和选举斗争的新基点。美国社会对公共安全、气候危机及社会公平的态度也将被深刻考验。
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法案带来的经济收益与风险并存,有些人将从减税获益,而更多弱势群体则可能因福利削减而生活更加艰难。综合来看,特朗普税收与支出法案的通过不仅是其个人政治生涯中的重要里程碑,更是美国政治生态和政策走向的重要转折点,这一切都将在未来数十年展现出其深远而复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