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股市近年來一再刷新歷史高點,這背後隱藏著一個鮮為人知但極其重要的推動力量——來自美國退休賬戶的巨大且持續的股票需求。這股動力不僅改變了投資者對資產配置的常規認知,也為整體市場注入了強勁的活力。根據高盛分析師的最新研究,美國家庭在退休賬戶如401(k)中的股票配置不斷攀升,尤其是年輕一代的投資者,成為推動股市向前發展的關鍵力量。了解這種需求背後的結構和趨勢,有助於全面掌握當前市場格局及未來潛在走勢。 美國的401(k)退休計劃作為個人退休儲蓄的重要渠道,越來越多的資金流入股票市場。數據顯示, 到2024年,401(k)中股票資產規模已達到8.9萬億美元。
從2013年起,股票的配置比例從66%逐步上升到2022年的71%,這種趨勢在年輕年齡層尤為明顯,20多歲的參與者股票配置比例甚至高達90%。這反映了美國退休投資者對股票的偏好日益增加,顯示他們相信股票相較於固定收益類資產能提供更好的長期回報。 令這股需求更顯強勁的是“TINA交易”(即“別無選擇”交易策略)的回歸。過去幾年,由於利率上升,債券收益率提升,投資者似乎獲得了替代股票的選項,部分資金流向了固定收益市場。然而,高盛的分析指出,隨著市場條件演變,美國退休賬戶對股市的依賴依然堅固,投資者對股票資產的偏好再度鞏固。這不僅僅是對收益率的追求,也是基於長期投資策略的考慮——退休賬戶通常時間跨度長,年輕投資者尤其願意承擔較高風險,以期獲得更豐厚的回報。
除了退休賬戶外,零售散戶投資者同樣在近幾個季度積極買入股票。高盛交易台估算,過去三個月內,零售交易者淨買入股票約200億美元,這進一步反映了個人投資者對股票市場的信心和活躍程度。家庭總體股票配置占比已上升至49%,創歷史新高, 足見股票已成為美國家庭理財組合的核心部分。這種龐大的基礎投資需求為股市提供了穩固的支撐,減少了市場短期波動的影響。 不過,高盛也指出,儘管大量資金涌入股市,但實際驅動市場需求的投資者其實相對集中。根據研究,美國最富有的10%家庭持有87%的股票資產,而過去三十年,推動股市需求的核心力量是頂層1%的超富裕人群。
這反映出財富分配的不均衡影響了股市資產的集中程度,也提示市場可能存在一定的結構性風險。 儘管如此,面對今年整體股票市場約4250億美元的預期直接購買,經濟學家和策略師普遍看好股市未來表現。特別是高盛策略團隊預測標準普爾500指數未來12個月內有望上漲約7%,達到6500點的新高。強大的內生需求以及穩定的資產配置成為市場估值的重要支撐。 美國退休賬戶的這股力量還體現了更深層的經濟和社會變化。首先,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個人對退休保障日益重視,促使更多資金注入長期增值資產。
其次,金融市場的開放與科技進步降低了交易成本和門檻,年輕人更容易參與股票市場,促進投資多元化。 再者,隨著企業退休計劃逐漸從固定收益轉向定額繳款計劃,個人承擔更多投資決策責任,股票配置的增加成為必然趨勢。在這樣的背景下,退休賬戶不只是資金池,更是一把推動資本市場活力的利器。 此外,全球經濟環境與政策動向也促使美國退休賬戶持續偏好股票。低利率環境下,債券收益難以匹敵通脹,股票成為保障資產實際價值的重要工具。即便利率有所回升,但相較於股票的長期成長潛力,固定收益產品依然存在吸引力不足的問題。
對於投資者而言,理解退休賬戶在市場中的推動作用極為重要。這不僅關係到整體市場的資金流向,還影響未來投資策略的制訂。伴隨退休資產配置的調整,投資者應更加關注基本面和估值合理性,警惕過度集中風險,同時把握長期增長的機會。 綜合來看,美國退休賬戶構成了股市一個穩定且強大的支柱。龐大的資金規模和偏好股票資產的明顯趨勢,令市場具備良好的買方支撐。隨著年輕一代持續進場,加上零售投資者的活躍參與,股市的未來充滿想象空間。
雖然集中度風險不容忽視,但整體格局傾向樂觀,尤其是在經濟穩定和政策支持下。 投資者關注退休賬戶需求的動向,不僅有助於更好理解股市基本面,也將有助於把握潛在的增長機會。正是這股看似“隱形”但無比強大的需求推動著標準普爾500指數持續刷新紀錄,成為美國乃至全球股市的重要“秘密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