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的誕生故事早已成為加密貨幣歷史上的傳奇,但鮮為人知的是,這一最具影響力的區塊鏈平台起初不過是大學生異想天開的點子。如今,類似以太坊這樣的突破性項目依然誕生在大學宿舍及輟學生的筆記本電腦前,這種現象引領著加密貨幣與區塊鏈產業的新一輪創新浪潮。在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年輕的技術天才們不等待機構的批准或繁瑣的審批,憑藉著敢於冒險和行動的勇氣,在宿舍、線上聊天室及黑客松活動中持續孕育創新。這種早期行動以及忽視傳統制度時間表的態度,成為許多成功加密項目的共同特徵。區塊鏈教育網絡(Blockchain Education Network, BEN)的迅速崛起是這股崛起浪潮的縮影。2014年,由一群大學生在校園內發起,旨在把對比特幣及區塊鏈感興趣的學生連結起來。
短短一年內,BEN便已在全球35個國家建立了超過160個分會。這一從基層教育逐步發展的組織,早期為大量熱愛區塊鏈的年輕人提供了學習和交流的平台,更孕育了一批優秀的創業者。BEN扶持的項目中,不乏達到數十億美元市值的企業,如IOTA、Optimism、Bitso、Augur、Wanchain和Notional等。BEN的成功不僅在於它連結了年輕的區塊鏈愛好者,更在於它成為了創業者啟航的搖籃,激發了無數充滿熱情的學生早早投入到區塊鏈技術的實踐與研發中。這種精神也是Dropout Capital核心創始人之一Erick Pinos所強調的。Pinos與BEN前主席Antonio Gomes共同創立了Dropout Capital,專門投資於那些在主流市場與大眾瞭解之前便已開始行動的技術創新者。
Pinos曾表示,在過去七年中,他們接觸過無數學生創業者,其中不乏未來的獨角獸企業創建者,這些年輕人正是改變區塊鏈世界的中堅力量。這種緊迫感源於行動的力量,是早期科技巨頭的成功軌跡縮影。蘋果公司的史蒂夫·喬布斯和史蒂夫·沃茲尼亞克、推特和Square的傑克·多爾西、Stripe創始人Patrick與John Collison兄弟等人,都曾選擇離開學校,全身心投入到創業。Web3和加密領域諸多創始人沿襲這一思路,勇敢向前。Vitalik Buterin輟學於滑鐵盧大學,成功推出以太坊,市值最高峰曾達5000億美元以上。Cardano創辦人Charles Hoskinson曾退學於科羅拉多大學,其項目市值峰值約700億美元。
Ripple與Stellar的共同創辦人Jed McCaleb離開伯克利大學,Ripple市值高達1300億美元。Kraken創辦者Jesse Powell從加州州立大學輟學,如今Kraken估值逾100億美元。Polymarket創辦人Shayne Coplan在紐約大學第一學期便退學,其市場估值約為十億美元。更加凸顯這一趨勢的是許多年輕創業者尚未完成傳統教育,卻已在加密領域創業成功,如Pump.fun的Noah Tweedale從未正式入學。這證明了區塊鏈創新強調實踐與行動力,有時甚至勝過學歷。Dropout Capital投資的項目也映射了這一局面,從麻省理工學院的Vana去中心化數據市場,到由MIT校友創立的SatLayer打造比特幣本地運算能力,亦或是來自馬凱特大學學生團隊Tenderize致力於流動性質押市場建設,這些例子充分展現出年輕技術創業者在加密領域打造未來的廣闊前景。
ChainStories播客正是展示這種從大學宿舍到風險資本長桌的創業過程的重要平台。主持人Antonio Gomes與Erick Pinos通過深入解讀包括Plume Network、YesNoError、Algebra.Finance、Virtuals.io、TON和Horizon Labs等成功項目的背後故事,幫助創業者和投資者理解從創意萌芽到正式落地過程中的決策與風險,同時促進新一代區塊鏈創業生態的繁榮。未來的區塊鏈大業很可能不會誕生在燈紅酒綠的董事會會議室,也非漫長的制度流程催生。它將由那些敢於早行動、敢於冒險、在世界尚未覺醒之時便已開始建設的創業者打造。他們的催生的項目勢必成為下一個以太坊甚至更多驚奇的誕生地,也將深刻改變加密貨幣與Web3的生態格局。歷史向我們證明,等待意味著落後,敢於冒險與堅持行動才是創新的關鍵。
大學生宿舍中的點子、輟學生堅持的夢想,正是未來區塊鏈創新和科技領域的新興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