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渗透到互联网的各个层面,浏览器作为用户访问网络的核心入口,逐渐成为AI技术应用的前沿阵地。谷歌决定将其最新的Gemini Nano AI模型深度集成进全球使用量最大的Chrome浏览器,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Mozilla,作为Firefox浏览器的开发者,公开表达了对谷歌这一战略的担忧,认为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变革,更可能引发一场新形式的“浏览器战争”,进一步加剧市场垄断和生态闭环的形成。谷歌提出通过一系列AI驱动的应用程序接口(API),让网页开发者和浏览器插件能够直接调用浏览器内置的Gemini Nano模型,实现包括翻译、语言检测、文本摘要、写作辅助及校对等功能。这样的设计虽然提升了用户体验,但Mozilla担心,依赖于谷歌独有的AI模型会使Chrome获得不公平的竞争优势,从而使其他浏览器难以参与到新的AI生态建设中。Mozilla高级工程师布赖恩·格林斯汀(Brian Grinstead)近日在多篇博客文章中明确表态,强调将AI深度绑定到浏览器并非小事,而可能对整个网络平台的开放性产生负面影响。
他指出,开发者若使用基于Gemini模型的API创建应用,很大可能会优先选择Chrome,因为这些应用在其他浏览器中无法保持相同表现,这种现象将严重限制用户的浏览器选择权。传统网络已经出现过诸如此类的碎片化问题,过去曾有网站推荐用户使用特定浏览器以获得最佳体验,比如上世纪90年代的Internet Explorer或者当下的Chrome。此番谷歌使用Chrome的市场份额优势推动自家AI模型的布局,进一步加深了Mozilla对市场垄断的担忧。Firefox高管安东尼·恩佐-德梅奥(Anthony Enzor-DeMeo)在接受采访时表示,AI的融入将重新定义浏览器的格局,而Mozilla将继续坚持隐私保护与用户选择的使命。他提及,Mozilla更倾向于支持能够在本地设备上运行且不必将数据上传云端的AI模型,从而为用户提供更透明、更安全的AI功能体验。谷歌方面则对批评进行了回应,谷歌工程师多米尼克·德尼科拉(Domenic Denicola)表达了对各利益相关方可以共同解决技术实现细节问题的乐观态度,并强调并无意借此选边站或垄断市场。
谷歌的AI Overviews和AI Mode等功能已经开始影响网页流量分布,部分传统依赖浏览器驱动流量的新闻和内容平台受到冲击。同时,智能聊天机器人如ChatGPT的兴起,也在某种程度上取代了用户通过浏览器搜索的需求,使得浏览器的角色发生了转变。未来,浏览器不仅要承担网页展示的功能,还将成为AI助手和信息处理的终端,更复杂的功能融合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竞争的风险。Mozilla提出,开放网络标准和多样化AI模型选择对于保障网络公平和创新至关重要。任何单一厂商垄断核心AI接口,都可能导致技术生态链条上的创新受到限制,最终影响用户体验和网络健康发展。此外,谷歌浏览器市场主导地位可能会因为法律监管而发生变化,目前针对谷歌搜索垄断的司法裁决中,剥离Chrome已被列为可能的解决方案之一。
一旦发生变局,Mozilla同样可能面临其基于谷歌搜索引擎的收入支持受到影响的风险。总的来看,谷歌将AI集成进Chrome浏览器,虽然为用户提供了高度智能化的浏览体验,但也带来了围绕生态开放性、市场公平性和用户选择的复杂挑战。未来浏览器市场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各方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公平竞争原则,以及如何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有效融合AI赋能的能力。人工智能的嵌入是不可逆的趋势,浏览器作为互联网世界的核心基础设施,也必将在这场技术革新的浪潮中扮演更为关键的角色。Mozilla和其他行业参与者将继续关注技术标准的开放推动,以实现更加多元、透明和安全的网络未来。同时,用户的需求和偏好也将催生更具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浏览器产品形态,竞争将推动浏览器不断创新和提升自身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