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8日,北达科他州参议院以45票对1票的压倒性结果通过了《众议院法案1447》,该法案旨在加强对加密货币自动取款机(ATM)的监管,以保护居民免受欺诈。这项新法案的出台,是因为在2023年,北达科他州因加密货币欺诈造成的损失超过600万美元,民众对此表达了强烈的关注。 法案的核心内容包括重新设定用户每人每日最多可交易2000美元的限制。此外,ATM及自助服务机的运营商需登记为北达科他州的货币转移商,并在机器上张贴欺诈警示通知。此法案的实施将使居民在使用加密货币ATM时更加安全。 加密货币ATM的功能是允许用户将现金兑换为加密货币,并将其转移至电子钱包。
同时,它们也支持电子钱包用户将加密货币兑换为现金并取出。法案的通过不仅帮助用户减少带来的潜在风险,同时也对市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规范。 此次法案的背景是,加密货币交易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用户,但同时也伴随着欺诈行为的增加。根据调研机构AARP的数据显示,2023年,北达科他州因加密货币欺诈导致的损失严重,而全国范围内,联邦调查局(FBI)针对相关ATM的投诉也激增,2023年累计超过5500次。 为了更好地实施监管,法案要求加密货币ATM运营商使用区块链分析技术,监测可疑活动,同时向相关当局报告潜在的欺诈行为。此外,运营商还需提交季度报告,包含自助服务机的地理位置、名称及交易数据。
这样的加强措施将大大提高欺诈识别的能力,保障用户的资金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此法案经历了多次修订。最初的提案设定每日交易上限为1000美元,然而,经过立法小组审议后,调整为前五笔交易在30天内上限2000美元,最终参议院明确实施2000美元的每日限额。此变化显然是在考虑到加密货币市场的交易需求后进行的调整。 北达科他州在加密货币ATM监管方面并非孤立无援。今年3月13日,内布拉斯加州州长吉姆·皮伦也签署了一项类似的《可控电子记录欺诈预防法》,旨在打击加密货币相关的欺诈行为。
与此同时,阿根廷也对加密货币ATMs和加密交易的监管力度加强,显示出监管机构对加密货币市场的高度关注。 在联邦层面,伊利诺伊州参议员迪克·杜宾于2月25日推出了一项旨在应对加密ATM相关欺诈的法案。他指出,最近发生的欺诈案件凸显了缺乏有效监管的危害。一些诈骗团伙甚至冒充执法人员,误导受害者在加密ATM存款以避免法律问题,这样的案例层出不穷,表明了监管的必要性。 根据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的统计,自2020年以来,加密货币ATM的欺诈损失激增近十倍,仅2024年上半年的损失就超过6500万美元。在所有受害者中,60岁及以上的消费者更容易成为诈骗目标,显示出加密货币市场在保护老年人群体方面的短板。
尽管面临重重挑战,美国仍然是全球最大的比特币ATM市场,总共有29822台,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8%。其次是加拿大,有3486台ATM,占9.2%的市场份额,而澳大利亚以1613台排行第三,占4.3%。这一市场格局表明了加密货币的普及在不断提高,但同时也加剧了相关的欺诈风险。 总结来说,北达科他州 senate 通过的法案标志着对加密货币ATM监管的新进展,目的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减少欺诈行为。未来,随着法律的实施,加密货币行业的透明度及安全性将有所提升,同时也期待其他州和地区在加密货币监管方面能借鉴北达科他州的经验,完善整体的市场环境。加密货币虽然前景广阔,但规范化的发展才是实现可持续性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