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币更新 加密骗局与安全

电报(Telegram)打击中国加密货币诈骗市场:清除与重塑之间的博弈

山寨币更新 加密骗局与安全
Telegram Purged Chinese Crypto Scam Markets—Then Watched as They Rebuilt

加密货币诈骗市场的治理挑战日益严峻,电报作为全球知名的即时通讯平台,在清理中国语系诈骗黑市中展现出既强硬又矛盾的态度,导致诈骗市场迅速重建并卷土重来,揭示了技术平台在打击非法活动中的困境与无奈。

随着加密货币的广泛流行,相关的诈骗活动也呈现出惊人的增长趋势,尤其是在中国语系的黑市交易中表现尤为突出。电报(Telegram)作为全球使用人数众多的加密通讯平台,长期以来被众多非法团伙利用,成为洗钱、诈骗服务和非法商品交易的温床。最近,电报对两大中文加密诈骗市场进行了大规模清除行动,试图切断诈骗网络的运转。但是,令人震惊的是,这些市场在短短一个月内不仅迅速重组,还恢复到了清除前的规模,揭示了打击这类非法业务的复杂性和平台监管的挑战。电报封禁的是两个最受欢迎的黑市平台——“好望担保”和“鑫币担保”。这两个市场在被封禁前,累计支持了超过350亿美元的交易额,交易内容涉及洗钱、提供被盗数据以及各种与加密货币诈骗相关的服务。

更令人不安的是,许多诈骗活动背后,成千上万的受害者被迫在柬埔寨、缅甸、老挝的强制劳动环境中作案。封禁行动发生在2025年5月中旬,电报迅速取消了相关账户和频道的访问权限,意图通过斩断这些黑市的交流途径来遏制诈骗活动的蔓延。尽管实施了这一清剿行动,但调查显示,其他较小甚至关联的黑市平台迅速膨胀,填补了原有市场留下的真空区域。尤其是名为“土豆担保”的市场,其背后的母公司与被封禁的“好望担保”同属胡一诺集团。土豆担保的用户数量迅速增长,目前其主频道的用户已达到约28.9万人,基本与原“好望担保”的29.6万用户持平。根据加密货币追踪公司Elliptic的统计,土豆担保每天的交易金额约为1500万美元,接近被封前“好望担保”的1640万美元。

与此同时,“鑫币担保”在新的频道重启运营,用户人数也迅速恢复,体现了强大的市场韧性和诈骗团伙的快速适应能力。尽管Telegram在5月执行了严厉的禁令,但随着Elliptic持续披露新兴黑市的交易数据,Telegram对这些重组平台并未采取新一轮封禁措施。Telegram官方对此持一种矛盾态度,他们一方面承认这些平台涉及非法活动,另一方面则强调平台尊重用户隐私和金融自由的原则,特别是在面对中国严格资本管制的背景下,部分用户可能需要绕过限制进行资金转移。Telegram发言人表示,对举报内容会逐案评估,拒绝全面封禁,认为某些情况下用户并非纯粹的非法用途,而是在寻求“金融自主权”。然而,调查人员和行业专家对此观点提出强烈质疑。他们指出,这些黑市并非帮助用户实现合法资金转移,而主要充斥着通过诈骗获取非法收益的洗钱服务和诈骗工具。

非营利组织Operation Shamrock负责人前检察官Erin West更直接批评Telegram,她认为这是“坏人利用坏平台做坏事”,暗示Telegram在打击诈骗市场上缺乏必要的行动力和社会责任感。此外,美国财政部金融犯罪执法网络(FinCEN)将胡一诺集团列为“主要洗钱关注对象”,促使Telegram对“好望担保”及“鑫币担保”实施了封禁。学者Jacob Sims认为,政府层面的制裁迫使平台做出表面行动,但由于缺乏明确法律责罚和执法介入,技术公司本身很难主动彻底根除此类非法市场。事实上,加密货币诈骗黑市的运转极大依赖于Telegram宽松甚至模糊的内容管理策略。诈骗者利用平台的私密群组、加密通信和自动托管功能,保障其资金流转的隐秘性与交易的“信任机制”,令传统执法手段难以全面介入。调查还揭露出,这些地下市场不仅限于金融诈骗相关服务,还涉及更广泛的非法活动,包括开发诈骗网站、出售被盗个人信息、甚至涉及色情交易和人口贩卖。

这些活动的隐蔽性及复杂性给全球打击跨国网络犯罪带来了巨大挑战。综合来看,Telegram清除案件展现出了数字时代平台治理的两难境地。一方面,平台不得不打击明显犯罪行为应对社会和政府压力;另一方面,它们又坚持保护用户的隐私权和金融自由,尤其针对在高压政策环境下的用户需求采取宽容态度。这种态度导致类似诈骗市场在平台被清除后迅速重建,形成“割尾效应”,令打击行为收效甚微。要有效遏制基于Telegram的加密货币诈骗市场,仅依靠平台的内部自律已远远不够。政府、执法机构、行业专家及平台公司需建立更紧密合作机制,共享情报,推动法律法规的完善,以及技术手段的升级。

跨国合作在追踪资金流、关闭洗钱链条和打击诈骗团伙方面至关重要。同时,提升公众对加密货币诈骗风险的认知,强化个人防范意识,也是减少受害人员的重要环节。数字经济时代的安全挑战愈发严峻,Telegram对于中国加密货币诈骗市场的对抗揭示了技术巨头在处理非法内容时的权衡困境和监管盲点。未来,面对不断变化的犯罪模式和科技环境,只有通过综合治理、多方协作,才能有效抑制这条跨境诈骗产业链的肆虐,确保数字金融环境的公正与安全。

加密货币交易所的自动交易 以最优惠的价格买卖您的加密货币 Privatejetfinder.com

下一步
73-year-old man charged in $2.4m crypto money laundering scam
2025年09月24号 11点27分29秒 73岁男子涉2.4百万美元加密货币洗钱案被控,引发行业深思

一起涉及2.4百万美元的加密货币洗钱案件震动了金融圈,案中73岁男子与共犯利用加密货币手段为诈骗所得资金洗白,暴露出数字货币监管与防范风险的巨大挑战。

Analysts predict $30 trillion market cap for tokenized RWA by 2034
2025年09月24号 11点28分21秒 2034年代币化现实世界资产市场预计达到30万亿美元规模的深度分析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迅猛发展,代币化现实世界资产(RWA)成为加密领域增长最快的板块之一。预计到2034年,代币化RWA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0万亿美元,深刻改变传统金融和资产管理格局。本文全面探讨了这一趋势背后的驱动力、技术基础、市场前景及潜在影响。

Love’s names first chief technology officer
2025年09月24号 11点30分04秒 Love’s任命首位首席技术官 引领科技创新新时代

Love’s Travel Stops & Country Stores任命Tim Langley-Hawthorne为首席技术官,标志着公司科技战略迈入新阶段。本文深入探讨这一任命的背景、意义及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解析技术创新如何推动零售和服务体验升级。

Should You Sell Palantir Before the Second Half?
2025年09月24号 11点31分14秒 在下半年到来之前,应该抛售Palantir股票吗?全面解析2025年投资策略

Palantir Technologies在2025年上半年表现强劲,股价飙升超过80%。从其核心业务、人工智能战略到客户增长情况,深入分析为何投资者应在下半年继续持有该股票,帮助投资者制定明智的投资决策。

Naftogaz wins $1.3bn arbitration against Gazprom
2025年09月24号 11点32分25秒 乌克兰国家石油公司赢得对俄罗斯天然气巨头13亿美元仲裁赔偿

乌克兰国家石油和天然气公司Naftogaz通过国际仲裁成功获得俄罗斯天然气巨头Gazprom13.7亿美元的赔偿,标志着两国在能源合作领域的一次重大法律胜利。此案例涉及复杂的合同争议、能源政治博弈及国际法律执行,具有深远的经济与地缘政治影响。

Diversified Energy and Carlyle to invest $2bn in US natural gas assets
2025年09月24号 11点34分18秒 多元化能源与凯雷集团携手投资20亿美元美国天然气资产,助力能源市场转型与发展

在当前全球能源格局快速变化的背景下,多元化能源公司与全球知名投资机构凯雷集团宣布联合投资20亿美元,用于收购和优化美国成熟的天然气以及石油资产。这一战略合作不仅将推动长期稳定的能源生产,还将促进美国国内能源安全与市场资本的高效流动。文章深度解析两大巨头合作的背景、优势及对行业的深远影响。

Krispy Kreme and McDonald’s to end US partnership in July 2025
2025年09月24号 11点35分44秒 Krispy Kreme与麦当劳将在2025年7月终止美国合作伙伴关系的深度解析

探讨Krispy Kreme和麦当劳在美国市场停止合作的原因、影响及两大品牌未来的发展战略,全面解读此次终止合作背后的商业逻辑和行业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