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最大的国防承包商之一,洛克希德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近日发布的第二季度财报引发了投资者和市场的广泛关注。财报显示,公司净利润暴跌80%,至3.42亿美元,远低于去年同期的16.4亿美元。利润暴跌的核心原因是公司计提了16亿美元的预亏损,这一巨额亏损主要源自其航空航天部门的一项机密项目以及其他国际项目的困境。这一消息一经公布,洛克希德马丁的股票应声下跌超过8%。 此次16亿美元亏损中,约9.5亿美元源于其航空航天业务中的一项机密项目,该项目因成本超支和进度延迟面临严重挑战。除此之外,公司还在其西科斯基(Sikorsky)直升机业务中因参与加拿大政府采购CH-148海王星巡逻直升机项目计提了5.7亿美元的减值损失。
与此同时,美国对土耳其实体的制裁也影响了土耳其通用直升机项目,洛克希德为此承担了9500万美元的重组费用,从而加剧了亏损的压力。 防务行业当前正面临多重不确定因素和成本压力。疫情后的全球供应链混乱加剧了生产和采购的复杂性,原材料价格及劳动力成本的上涨让长期签订的固定价格合同变得难以维持盈利水平。洛克希德马丁是典型受此影响的企业,过去签署的合同多在疫情前制定,未能及时调整价格以应对通胀环境,导致成本超支由公司自身承担。 公司高管透露,鉴于这些不利因素,洛克希德马丁将2025年的运营利润预期下调了18%,目标由之前的8.15亿美元降至6.65亿美元。这一下调幅度反映了公司对未来几季度运营环境的谨慎态度。
尽管如此,洛克希德马丁表示其整体供应链和人力资源结构主要集中在美国境内,因而受到国际关税影响较小,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全球贸易紧张带来的冲击。 此外,洛克希德马丁还面临着来自美国税务机关的巨大压力。税务部门认为公司应支付额外的46亿美元税款,双方目前正积极寻求解决方案,甚至可能进入法律诉讼程序。税务问题的存在无疑给公司的财务与运营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 尽管财报告诉外界,洛克希德马丁在部分关键项目上取得了积极进展。例如,公司近期完成了F-35战斗机硬件的集成升级,并发布了新的软件版本,为机队整体性能提升奠定基础。
2024年,五角大楼已确认从长期储存中调用了72架F-35战斗机,以支持现役部队的作战能力。这一动作显示即便在目前的财务困境下,洛克希德依然保持对核心航空防务项目的强力投入。 从市场反应来看,洛克希德的调整和亏损公告引发了股价的显著波动,当天股价下跌超过8%。但是,若剔除上述非经常性亏损因素,公司调整后的每股盈利达到7.29美元,超过市场普遍预期的6.44美元,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洛克希德主营业务的韧性和潜力。 总体而言,洛克希德马丁当前所处的境况体现了防务行业在当前全球经济环境下面临的典型挑战。供应链瓶颈、成本上升、国际政治和贸易政策的波动,均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风险管理形成考验。
未来,洛克希德及其他国防承包商需要在严格的成本控制与技术创新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同时灵活应对地缘政治带来的不确定性。 此外,随着全球安全形势的复杂化和军事现代化需求的加快,洛克希德马丁的核心产品如F-35战斗机、先进导弹系统以及新型直升机项目仍具备长期增长潜力。尽管短期内利润受挫,但从战略布局和技术积累角度看,公司仍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未来几个月,投资者和市场将密切关注洛克希德马丁处理税务争议的进展、供应链问题的缓解情况以及后续订单的执行情况。这些因素将对公司股价和投资者信心产生深远影响。与此同时,技术升级、新产品推出和国际合作项目的推进也将成为公司重返增长轨道的关键驱动力。
综上所述,洛克希德马丁最新财报揭示了大型防务企业在全球经济与地缘政治双重压力下的复杂挑战,同时也彰显了其核心业务的坚实基础和未来发展潜力。面对目前的困难,公司正积极调整经营策略,优化成本结构,为长期持续增长打下坚实基础。未来,洛克希德能否高效应对挑战并实现业绩回升,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