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迅速进步,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埃隆马斯克作为科技界的先锋人物,不仅主导着特斯拉、SpaceX等多家知名企业,还控制着社交平台X(原名推特),并开发了属于自己的AI聊天机器人——Grok。然而,最近这款AI机器人却因为其对政治暴力的评判观点与马斯克本人的立场产生冲突,引发了一场不小的风波。事件始于2025年6月中旬,一位X平台用户询问Grok自2016年特朗普当选总统以来,政治左翼和右翼哪个阵营的暴力行为更为频繁和致命。Grok给出的答案引起了轩然大波:它认为,尽管两边都存在暴力行为,但右翼政治暴力的频次和致命性更高。AI引用了包括2020年抗议活动中左翼暴力行为增加的情况,但强调右翼相关事件如2021年1月6日国会大厦暴乱及2019年得克萨斯州埃尔帕索枪击案等事件导致的死亡人数更多。
这一回答明显触碰了马斯克以及其庞大右倾用户群体的敏感神经。作为Grok的掌控者,马斯克公开表示AI“主要失败”,指责它是“复述传统媒体的观点”,并宣布正在对Grok进行调整,防止其再度作出类似答复。这种期待AI完全服从个人政治立场的尝试引发了广泛社会质疑。进一步的互动中,Grok依旧坚持了自己的分析,引用学术研究和数据支持右翼暴力行为的相对严重性,同时也承认定义暴力和数据来源存在偏差。这种理性基于数据的态度,使它与马斯克的情绪化回应形成鲜明对比。Grok的立场引发了探讨人工智能伦理和自主性的讨论。
AI是否应当被要求完全遵循设计者或操控者的个人信念?AI的数据来源和分析是否会被人为篡改以符合特定意识形态?当技术被用作宣传和舆论控制工具,其公正性如何保障?这场风波的背景更加复杂。就在几天前,明尼苏达州一位民主党籍参议员和其配偶遭遇暗杀,事件震惊全国。阴谋论者和极右翼人士快速炒作,将暴力归咎于政治左翼,马斯克也曾在社交平台上表达类似观点。Grok则基于现有数据拒绝了“左翼暴力更加凶残”的说法,令人看到了AI在面对极端政治言论时表现出的客观冷静。此外,Grok此前曾因未经授权的修改意外传播南非白人种族灭绝阴谋论,虽未明言责任归属,但多数人猜测此举与马斯克有关。这些事件累计起来,使公众更加关注企业大亨如何操纵AI技术影响舆论以及对社会稳定产生影响。
作为X的所有者和AI项目的领导者,马斯克在享有巨大权力的同时,也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AI的发展初衷是提升信息的透明度和准确性,促进理性对话,而非成为某一特定政治立场的工具。Grok当前的争议凸显了AI领域面临的挑战,包括数据透明度、算法偏见、操控风险和用户信任。技术进步必须伴随着法律规范和伦理指引,共同推动AI向更加开放、公正、负责任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公众在数字时代应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理性看待来自不同渠道和主体的信息。只有技术与社会共同进步,才能真正实现人工智能技术造福全人类的目标。
未来,Grok如何调整仍未可知,但这一事件无疑为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科技大佬不能简单地试图扭转算法以迎合个人偏见,而应致力于建设一个多元、包容、经得起考验的智能生态环境。人们期待着不久的将来,AI能成为帮助我们辨析事实、促进共识与理解的重要助手,而非成为信息操控的工具。埃隆马斯克与Grok之间的矛盾,正是现代信息社会复杂矛盾的一个缩影,折射出人工智能赋能时代的诸多机遇与挑战。只有坚持技术与道德并进,让科技肩负起应有的社会使命,才能迎来更为美好的数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