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糖价表现出复杂的波动格局,巴基斯坦政府宣布计划进口25万吨原糖的消息成为市场注目的焦点。这一进口决定是在国内甘蔗收成不佳的背景下作出的,显示出巴基斯坦对糖供应短缺的现实忧虑。消息公布后,主要期货市场如纽约和伦敦的糖价出现分化走势,纽约糖价小幅上涨,而伦敦白糖则呈现下跌态势。美元指数的走弱也促使部分交易者回补空头头寸,进一步推升糖价。巴基斯坦的糖进口计划不仅短期提振了市场信心,更从根本上反映了全球糖市潜在供需的不平衡。过去三个月,糖价整体呈现下滑趋势,曾创下四年来的期货合约最低价。
美国农业部在其5月22日发布的半年报告中指出,2025/26年度全球糖产量预计将同比增长4.7%,达到前所未有的1.893亿吨,预计全球糖过剩将达到4118.8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7.5%。这种供给充裕的预期成为影响糖价疲软的重要因素。印度作为全球第二大糖产国,其丰产预期尤为令人关注。今年6月初,印度全国合作制糖厂联合会预测,2025/26年印度糖产量将同比增加19%,达到3500万吨,这主要得益于种植面积扩大和降雨条件较好。印度气象部门于4月中旬预测本年度季风降雨量将达到长期平均值的105%,远超常年,利好甘蔗生长。印度季风季一般从6月至9月,对农业产量有重要影响。
印度糖产量增长的预期对全球糖市无疑形成强烈的利空压力。此外,美国农业部外国农业服务局同日发布数据也显示巴西糖产量预计同比增长2.3%,刷新纪录至4470万吨。泰国同期产量也预计增加2%,达到1030万吨。整体来看,全球糖主要生产国均展示出生产回升态势,助长了市场对糖供给宽松的预期。印度政府此前曾自2023年10月起限制糖出口,旨在稳固国内供应,然而今年1月20日政府宣布将允许糖厂出口100万吨糖,这一政策的放宽意味着全球市场将获得更多的印度糖供应。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印度在2025/26年度展望充满利多,但2024/25年度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印度糖产量预计下降17.5%,达到五年来最低的2620万吨。
同期的出口预期也下调到80万吨,低于此前的100万吨预估。综合来看,印度糖市存在阶段性波动,但从更长远视角看,倾向于产量回升和出口增长。巴基斯坦的糖进口需求体现了其国内产量不足的困境,进口动作一经传出,即引发市场对糖价的积极反应。糖价受到多重因素影响,既有全球大国产糖进展,也扮演着关键角色的是国际汇率波动。例如美国美元走弱通常有助于提升大宗商品价格,包括糖,因为以美元计价的商品对其他货币持有者而言价格相对降低,刺激需求。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也日益显著,多地极端天气频发,给糖业生产带来风险。
例如干旱可能抑制甘蔗的生长,导致减产与价格上扬,而充足降雨则有助于丰收,造成价格回落。因此,市场在预测未来糖价走势时,需密切关注产区天气状况。全球糖市场的供需格局正处于调整变化之中,随着世界各地生产国陆续发布产量预期以及各国政策调整,糖市未来仍将持续震荡。巴基斯坦的进口行动短期内对价格形成支撑,但全球供应宽松的长期趋势难以逆转。专业投资者和业内分析师应结合产区气候、政策动态及国际贸易形势,审慎评估糖价走向。对于相关产业链人士而言,合理制定采购策略,关注全球主要产糖国的季节性产量报告和政策变动,将有助于规避价格风险并把握市场机遇。
总的来看,巴基斯坦糖进口消息提升了市场信心,使得一度低迷的糖价获得回弹,但全球糖供过于求的总体局面仍将在中长期内限制价格大幅上涨空间。印度和巴西等重量级生产国的产量增长,加之有利的气候条件及出口政策松动,为全球糖市带来丰富供应。投资者应关注全球宏观经济环境、美元波动幅度以及气候变化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通过数据驱动的方法把握糖价脉搏,制定合理的投资与贸易策略,积极应对糖市未来的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