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全球金融体系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2025年7月,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宣布正式对巴西的数字支付系统Pix启动调查,成为近期国际金融领域热点事件。此次调查不仅是两国间的贸易和技术博弈的缩影,更折射出全球数字支付格局的深刻转变,引发了业界和学界的高度关注。 Pix是由巴西中央银行于2020年推出的即时支付系统,致力于为巴西民众和企业提供全天候零成本或低费用的支付解决方案。该系统通过移动应用、二维码和账户钥匙,绕开了传统信用卡网络,极大程度提升了资金转移的效率和便捷性。短短五年时间内,Pix用户数量突破1.5亿,覆盖超过6000万家商户,成为巴西数字经济的中流砥柱。
街头小贩缴费、公共事业账单支付、甚至企业间交易,都逐步依赖这一系统,改变了资金流动的传统模式。 然而,Pix的成功也引起了包括美国在内多方的担忧。美国认为巴西政府对该系统的推广存在显著的贸易壁垒,可能损害了美国企业如万事达、Visa等在巴西及拉美市场的利益。调查的重点聚焦于巴西是否通过政策倾斜,优待本地支付系统,而打压跨国金融服务提供商。此外,美国还质疑巴西是否对拒绝审查政治言论的美国科技公司实施惩罚性措施。例如,2024年8月,巴西联邦最高法院下令社交媒体平台X(原推特)在国内暂停运营,正是因为马斯克未任命合法代表引起争议。
这种技术和政策层面的争议背后,是全球金融秩序和国际贸易关系的深刻变革。Pix作为一个只在国内运营的平台,却牵涉到跨境资金流动的现实问题。支持者指出,像Truther这样基于稳定币的加密金融科技桥梁使得全球用户能够通过Pix实现即刻结算,绕过传统的跨国转账渠道如SWIFT支付系统、PayPal及西联汇款等美国主导的金融服务,这无疑挑战了传统金融巨头的霸权地位。 Pix的推广与BRICS经济集团在金融领域寻求自主和多元发展的目标不谋而合。作为成员之一,巴西与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共同推动跨境支付平台“BRICS Pay”,意图减少美元依赖,促进本币结算。2024年BRICS峰会更是提出建立联合储备货币的构想,意在构建一个美元以外的全球支付新秩序。
这些举措被美国视为对其金融统治地位的直接威胁,因而加剧了双方的紧张关系。 而贸易大国之间的政治互动也进一步复杂化这场经济冲突。2025年7月7日,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呼吁巴西当局停止对前总统博索纳罗的起诉,称其为“政治迫害”,并于数日后向巴西总统卢拉·达席尔瓦发函,威胁自8月1日起对巴西进口商品征收50%高额关税,配合着对Pix系统的贸易调查,形成了多重压力。 这一系列事件不仅使巴西数字支付行业蒙上阴影,也令全球数字支付生态面临重新洗牌的可能。Pix的成功经验为新兴市场国家数字金融体系建设提供了范例,尤其是在金融普惠和成本控制方面,但如何平衡本土创新与国际开放、自由竞争的关系,成为未来政策制定的重要课题。 此外,随着稳定币与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兴起,全球支付体系正步入一个更加复杂且多极化的发展阶段。
美国对Pix的调查也映射出对数字货币和跨境加密支付潜在风险的担忧,尤其是在监管调整与金融安全层面。巴西及BRICS国家则更强调技术主权和经济独立,希望通过自主研发和区域合作,摆脱美元主导的金融体系,这种对抗性趋势令人期待未来全球金融市场的变化。 在巴西,Pix将继续作为数字化转型的代表,促进更多人群享受便捷金融服务,推动经济活力。与此同时,政府和企业也需面对国际压力,调整相关政策,确保在全球化竞争中保持灵活与开放。对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而言,如何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他国数字创新成果与市场选择,同样是下一步战略的关键。 总的来看,美国对巴西Pix系统的调查不仅是一次贸易争端,更是数字支付领域权力与利益的全球博弈。
未来几年,随着技术进步和国际形势演变,围绕数字支付的竞争与合作将持续展开,深刻影响国际金融生态的走向,同时也为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数字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参考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