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广泛应用,令全球资本市场掀起了一波前所未有的热潮。无论是科技巨头还是初创企业,AI相关股票的股价纷纷飙升,带来了巨大的投资回报,吸引了大量投资者蜂拥进入。然而,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托尔斯滕·斯洛克(Torsten Sløk)近日发出警示,指出当前的AI狂热可能比1999年互联网泡沫时期更加危险。 1999年末至2000年初的科技泡沫,是因互联网概念被过度炒作,许多缺乏盈利基础的科技公司股价被极度高估,最终泡沫破裂引发市场大幅调整。如今,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科技板块,正经历类似甚至更为严重的狂热。斯洛克指出,尽管AI技术的前景极其广阔,将为社会带来深刻变革和巨大利益,但市场对相关公司的估值已经远远超出了合理范围。
具体来说,斯洛克通过内部数据分析发现,标准普尔500指数中最大的十家公司——其中许多都是AI领域的重要领军企业,如Meta(前Facebook)和Nvidia——的市盈率(P/E)已经超过了1999年科技泡沫的峰值水平。市盈率是衡量股票价格相对于其每股收益的指标,数值越高表明股票价格越被高估。十家公司就占据了标准普尔500指数近40%的权重,这意味着投资者在买入指数时,实际上高度集中押注于极少数科技巨头能持续保持高速增长。 此种情况带来的风险显而易见。若这些巨头的增长预期未能实现,或者市场情绪出现逆转,将可能引发大规模抛售潮,导致整个股市遭受重创。斯洛克本人也坦言,他不建议投资者无视估值风险,盲目买入任何价位的科技股票。
显然,理性投资应更加关注公司基本面和未来盈利能力,而非仅凭市场情绪跟风操作。 同样表示担忧的还有BTIG分析师,他们通过对BUZZ NextGen AI情绪指数的跟踪,发现该指数在过去16周上涨了45%,并且现价已经较其200日移动平均线高出29%,均达到近年来的历史高点。该指数主要涵盖了散户投资者热衷的AI相关股票,当前的涨幅反映了市场对AI题材的极度追捧。然而BTIG分析师指出,这种情绪已显得“过于泡沫化”,短期内存在显著回调风险。 BTIG特别提到,像火箭实验室(Rocket Lab)、Coinbase以及Unity软件等个股图形出现了“垂直上升”的走势,显示出极高的波动性和易受短期市场冲击影响的脆弱特点。为应对可能的市场震荡,分析师建议投资者考虑适当调整资产配置,转向更加防御性的板块,比如公用事业,或者关注已经调整一段时间、估值较为合理的中国科技股。
市场上关于AI的长期发展潜力与短期估值泡沫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毋庸置疑,人工智能将在医疗、金融、制造、交通等各大行业催生革命性变化,并逐渐促进生产力提升和经济增长。然而,投资者必须警惕当前由市场情绪驱动的估值虚高,一旦泡沫破裂,相关股票将遭遇剧烈的价格下跌,带来巨大损失。 在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中,科技创新往往伴随着投机繁荣与泡沫风险。当新技术出现时,大众情绪容易被高昂的期望所驱动,从而推高资产价格。唯有在泡沫破灭后,市场才能进入真正基于盈利和现金流的理性阶段。
1999年互联网泡沫的教训提醒我们,估值必须建立在坚实的业绩基础上,过度关注未来想象往往让投资者承受惨痛代价。 分析当前AI股价的风险因素,不仅要关注巨头公司如Nvidia和Meta外,还应覆盖整个行业生态,包括AI芯片制造商、软件开发商、云计算服务商以及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很多相关公司尚处于初创或快速成长阶段,盈利能力尚不稳定。市场对它们未来的盈利预测依赖高度乐观的假设,一旦现实业绩未达预期,极易引发股价剧烈波动。 此外,随着监管环境逐渐趋严,数据隐私、算法透明度和伦理问题也成为AI行业面临的重要挑战。政策风险的不确定性加大了投资的复杂性,使得单纯追求短期涨幅的投机行为更加危险。
投资者应当采取审慎的态度,强化对企业基本面的研究,分散投资风险,避免过度集中在少数龙头股票。通过合理资产配置,关注价值被低估的传统行业和防御性板块,可以为投资组合提供稳健的支持。 总结来看,AI的技术和应用潜力无可置疑,将为未来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但市场对AI主题股的过度追捧已经带来不可忽视的系统性风险。正如阿波罗首席经济学家托尔斯滕·斯洛克所警告的,当前的AI股价狂热可能比1999年的科技泡沫更为严峻,投资者应保持警觉,理性看待市场波动,避免成为下一轮调整的受害者。唯有坚持价值投资理念,结合技术进步带来的机遇,才能在这场席卷全球的AI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