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加密资产市场迅猛发展,带动金融科技和投资领域的巨大变革。然而,与之相伴的是监管政策的复杂与不确定性,曾一度令整个行业陷入迷茫。作为金融监管核心部门的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其对数字资产的监管态度备受市场关注。2025年7月31日,SEC主席保罗·阿特金斯在华盛顿发表演讲,提出对加密资产的监管将迎来全新思路,明确指出“绝大多数加密资产并非证券”,并宣布启动“Project Crypto”项目,意在通过合理监管推动美国数字资产市场创新发展。阿特金斯的表态,不仅彰显了SEC在数字资产领域政策转变的决心,也预示着美国金融体系对区块链和加密技术逐步拥抱的新篇章。阿特金斯的“Project Crypto”项目,旨在全面现代化证券法规框架,为加密资产的发行、托管和交易建立更加明确和简便的规章制度。
此项目紧扣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所推动的数字资产政策建议,意图打破繁复规制带来的创新壁垒,让美国金融市场顺利实现“链上”转型。过去,SEC在加密资产是否属于证券的判定上主要依赖于“豪威测试”(Howey Test),此标准旨在界定投资合同的存在与否,从而判断某资产是否须受证券法监管。阿特金斯指出,尽管SEC此前曾普遍认定多数加密货币可能是证券,但此类笼统分类在实际操作中却令创新者因担忧承担法律风险,而“预先将所有加密资产视作证券”。这一保守态度不仅阻碍了新兴项目的发展,也导致监管执行中的诸多争议。基于此,阿特金斯强调应制定更清晰的指导原则,令市场参与者能够明确判断某一数字资产是否应归入证券范畴或投资合同范畴。这种努力不仅有助于厘清监管边界,避免监管任意性,还能强化市场透明度,有效防范欺诈与投资风险。
除此之外,阿特金斯还提到,对于确实属于证券类别的加密资产,SEC将推动制定专门适用的披露要求、豁免条款和安全港政策。这意味着诸如首次代币发行(ICO)、空投赠币(airdrops)和网络奖励等机制,都将有可能获得更为灵活和适宜的监管待遇,不再被简单视为违法行为。这种更为温和且针对性的监管风格,将极大地减轻创新项目的合规负担,促进数字资产生态的良性发展。阿特金斯所倡导的这一监管理念,正是在前任主席加里·根斯勒严格监管政策基础上的一次重要调整。根斯勒任期内,SEC频频针对加密行业采取“执法为先”的强硬态度,令大量数字资产企业因担忧执法风险而退出美国市场或转向海外,这种现象被称为“监管追杀”(Regulatory Chokepoint)。阿特金斯直言,部分加密业务的出走正是由于此前“执行力度过强”的影响,这也使美国在全球数字资产竞争中失去不少先机。
未来,他承诺将通过“Project Crypto”积极推动政策宽松和创新友好措施,助力数字资产产业回流美国,重塑美国作为全球加密金融技术中心的地位。特朗普政府推出的数字资产工作组报告成为此次转变重要的政策基础。报告建议加快制定统一的数字资产法规、提高监管效率并促进技术应用。SEC的新举措正是基于这些建议的具体落实,标志着数字货币监管从模糊和管制向明确和促进转型。业内专家普遍认为,阿特金斯的政策调整有望打破加密行业长期存在的“灰色地带”,使创新企业能够清晰了解合规要求,降低运营风险,进而吸引更多资本和人才进入美国市场。此外,明确区分哪些加密资产属于证券对于防范市场操纵和保护投资者权益也具有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此轮监管转型将推动数字资产相关技术的健康发展,包括去中心化金融(DeFi)、非同质化代币(NFT)、区块链支付系统等多领域的创新应用。未来,美国市场将在平衡创新与监管之间寻找最佳方案,从而形成更具活力和韧性的数字经济生态。当然,尽管SEC表现出更开放的态度,国会仍在努力推动针对加密资产的综合立法,期待通过法律层面为行业筑起更加稳固的制度保障。阿特金斯也表示,SEC将与立法机构保持密切合作,推动建立更明确、切实可行的法律框架,以配合监管实践。综合来看,SEC主席阿特金斯的讲话和“Project Crypto”的启动,彰显了美国在全球数字资产监管领域中的领导意图。通过科学划界、注重实效的监管措施,美国有望在未来几年成为吸引数字资产创新和资本重返的主要阵地。
对于投资者、开发者和传统金融机构而言,这意味着一个更加稳定且富有机遇的市场环境正在到来。在全球数字技术革命加速演进的今天,监管框架的现代化是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阿特金斯的改革方案不仅体现出对创新的尊重和支持,也是对数字资产未来潜力的积极肯定。未来,随着相关政策的逐步落实,数字资产产业的合规性与安全性将进一步提升,行业生态趋于成熟,推动数字经济迈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