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竞争激烈的电池市场中,品牌之间的较量从未停止。2025年6月,全球知名电池制造商杜拉赛尔(Duracell)正式向纽约联邦法院提起诉讼,控告劲量电池(Energizer)发布欺骗性广告,宣称其劲量MAX电池续航比杜拉赛尔Power Boost电池长10%。此举不仅引发行业关注,也再度揭示了电池广告宣传与实际性能之间的争议。杜拉赛尔表示,劲量此次广告不实,严重损害了杜拉赛尔的品牌声誉和消费者对其产品的信任。杜拉赛尔母公司沃伦·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对此案件高度重视,强调将维护品牌权益及消费者利益。具体而言,杜拉赛尔认为劲量的10%续航优势仅基于单一行业标准的测试数据,而忽略了其他多项衡量电池性能的重要指标。
杜拉赛尔还指出,劲量的广告通过夸大事实,混淆消费者视听,从而在市场上不正当竞争。劲量的广告宣传涵盖了电视媒体、Facebook、Instagram和YouTube等多个渠道,频繁播放的广告画面中,标志性的动力兔与形似杜拉赛尔电池的竞争对手展开续航对决。据广告内容显示,劲量MAX电池“无可匹敌”,续航比杜拉赛尔高出10%,并且自称“无任何修饰,只有事实”。杜拉赛尔则认为,劲量的做法不仅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更是明显企图通过误导消费者,占据更多市场份额。杜拉赛尔在诉状中特别提到,此次诉讼旨在要求法院终止劲量的相关广告行为,并索赔经济损失。面对指控,劲量方面对CNN透露,因涉及诉讼阶段,目前不便评论案件具体细节。
此次事件不仅是两大品牌之争,更折射出消费者在选择电池产品时对准确、客观信息的期待。在电池行业,电池续航能力是直接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核心指标,因此广告的真实性显得尤为关键。消费者希望通过广告获取有价值且科学的数据,而非模糊不清或过于片面的信息。随着智能设备、便携设备对电池性能需求的不断提升,电池续航时间成为各品牌激烈比拼的焦点。品牌间的纷争也因此愈演愈烈,广告战场成为重要战线。市场监督机构对电池广告的审核力度也在加强,目的在于避免误导性宣传,保护消费者权益。
杜拉赛尔与劲量此次诉讼揭示了行业存在的广告诚信挑战,未来或促使相关企业更加注重广告内容的真实性和科学性。作为消费者,在面对各类续航宣称时应保持理性,结合产品实测数据和多方评价,避免被单一广告所左右。业界专家指出,对于电池性能的评估应多维度、多标准结合考量,单一的续航时间不是评判优劣的唯一依据。此次纠纷预计将引发更多消费者和市场监管者对电池性能宣传的关注。长远来看,品牌之间基于真实数据和科学测试展开竞争,才能促进产品质量提升,推动行业健康发展。杜拉赛尔与劲量电池的这场法律纷争,既是一场商业竞争的缩影,也是消费者保护和行业规范的试金石。
随着诉讼的推进,业内外都在密切关注后续判决结果以及其对广告行业规范的潜在影响。对于整个市场而言,加强透明度、确保广告内容真实有效,有助于消费者获取准确买卖信息,提升购买信心。同时,这也提醒所有品牌在追求市场份额时,必须遵循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打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杜拉赛尔对劲量的诉讼案,具有重要的行业示范意义,未来将推动电池市场在诚信建设方面迈出更坚实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