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特别是随着乌克兰战争爆发,全球军事格局发生深刻调整。出乎许多人意料的是,作为传统战略盟友的中国却秘密加大了对俄罗斯的网络攻势,频繁入侵其政府机构和军工企业系统,意在窃取关键的战争技术和情报。这一现象不仅揭示了中俄关系中的巨大隐秘层面,也反映出现代战争中信息战和网络战的巨大作用。中国的黑客组织,诸如Mustang Panda、Sanyo以及Slime19等,纷纷活跃在俄罗斯网络空间之中,利用先进的恶意软件如Deed RAT等工具渗透进入对方核心信息系统。据台湾网络安全研究机构TeamT5的分析,这些针对俄罗斯的网络攻击自2022年5月起呈现明显的增长态势,正值莫斯科对乌克兰全面进攻后不久。尽管习近平和普京多次公开宣称两国处于“无上限”战略伙伴关系,但现实中这层关系掩盖的是双方深刻的疑虑和秘密竞争。
中国显然将俄罗斯视为一个巨大且脆弱的技术和智力资源目标。通过黑客攻击,中国不仅希望收集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上的最新作战战术,也试图深入了解俄罗斯的国防研发成果,尤其关注无人机战争、卫星通信、雷达技术以及电子战系统。中国军方虽拥有大量资金和科技资源,但兵员缺乏实战经验一直是痛点。乌克兰战争为中国提供了一个观察现代战争实况的绝佳机会,借助窃取俄罗斯的作战情报补足自身的战斗知识短板。根据俄罗斯联邦安全局(FSB)泄露的机密文件显示,俄罗斯情报系统已把中国视为“敌人”,对其多次网络入侵高度警惕和防范。文件中明确提及中国不仅想要俄罗斯的军事技术,还希望通过吸取俄罗斯的实战经验,为未来可能的战争做好准备,特别是在台湾等热点区域的潜在冲突中。
据网络安全专家分析,中国在多领域(包括国防、航空航天、能源等)部署了具备官方支持的黑客团队,这些团队受国家安全部等情报机构指挥,手段隐蔽且持久。Mustang Panda作为其中最活跃的组织之一,不仅针对俄罗斯高层军官和边防单位,还注重经济政治领域的情报收集。美国司法部和联邦调查局已于2025年初发布公告,指控该组织制造并传播恶意软件,感染上千台计算机系统,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官方虽多次回避对相关指控发表评论,但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这些网络行动带有明确的国家意图和战略部署。俄罗斯在能源出口和高科技进口严重依赖中国的背景下,这种同时存在信任与猜忌的复杂关系更加引人关注。两国间表面上的军事协作与经济合作掩盖不了背后的情报博弈,中国的横向渗透表明其对俄罗斯军事秘密虎视眈眈。
网络战的全球化趋势,也促使国家安全和情报体制不断自我革新和强化。网络安全防御已成为现代军备竞赛的重要战线,入侵技术的不断升级推动双方展开更为激烈的智力较量。展望未来,中俄关系将在传统政治同盟之外,增加更多竞争和博弈因素。中国通过网络手段获取俄罗斯战争数据,或将为自己未来的军事战略提供宝贵参考,也可能影响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对其他国家而言,理解这场跨国网络间谍行动的深度和广度,对于完善自身防御体系和国际战略布局至关重要。总之,随着信息技术渗透军事领域,并成为国家安全的核心力量,网络攻击无疑已经成为现代战争中不可或缺的“隐形武器”。
中国针对俄罗斯展开的网络窃密行动,正是这场新时代战争的重要表现形式,彰显出大国间在外交表象背后的利益博弈和战略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