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加密货币市场的迅猛发展,数字资产投资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然而,随之而来的诈骗案件频发,尤其是被称为“养猪割肉”骗局的投资诈骗手法,成为监管机构严厉打击的重点。美国司法部(DOJ)于2025年6月宣布,已通过美国特勤局成功扣押价值超过2.25亿美元的加密货币资产,这些资产与“养猪割肉”加密投资骗局密切相关,成为整治数字资产犯罪的重大突破。 “养猪割肉”骗局是一种采用心理操控和长期诱导策略的投资欺诈手段。犯罪分子通过 patiently“养肥”受害者,与其建立长期信任关系,诱导受害者不断投入越来越多的资金,最终在关键时刻“割肉”将资金卷走。此类骗局不仅侵害了投资者的财产权益,更严重破坏了整个加密货币市场的信任基础。
据美国司法部披露,已有超过400名受害者因该骗局损失惨重,累计金额达到数百万美元。 此次扣押行动的成功背后,是司法部与多个执法机构及加密行业企业的紧密合作。值得一提的是,稳定币发行商Tether在调查中提供了宝贵协助,帮助执法机构追踪涉案资金流向,提升了案件侦破的效率和精准度。司法部临时代理美国哥伦比亚特区检察官让妮·皮罗表示,未来将通过追回的资金尽力恢复受害者的损失,为受害者提供更多保障。 自2024年以来,数字资产诈骗案件频发,据联邦调查局互联网犯罪投诉中心(IC3)报告,2024年仅加密投资相关诈骗造成的损失就超过58亿美元,涉及数字资产的整体诈骗损失更是超过93亿美元。这一数据凸显出数字资产领域存在的监管盲区和投资者风险,呼吁全球各国监管机构加强协调合作,应对日益复杂的网络金融犯罪。
美国司法部此次文件明确提出的民事没收诉讼,是一种针对涉案资产本身的法律行动,而非单纯针对犯罪嫌疑人个人。这种策略旨在快速冻结和扣押非法资金,切断犯罪链条,同时通过司法程序保障资产合法权益的秩序,凸显出美国法律在打击数字资产犯罪方面的灵活性与针对性。 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司法部官员还透露了纽约州的相关执法行动。当地执法人员冻结了一起涉及虚假社交媒体广告的加密货币投资诈骗相关的44万美元资产,案件涉及300多名受害者,造成超过100万美元的损失。此举显示出美国各级执法机构在打击加密资产诈骗方面配合紧密,形成多点发力的监管合力。 尽管司法部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中回避了有关是否将同样手段用于审查美国总统与加密行业关系的提问,但强调了近日参议院通过的GENIUS法案——一项旨在加强稳定币监管的新法规的重大意义。
法案旨在通过更严格的监管框架,规范稳定币市场的透明度和风险管理,从源头减少诈骗和非法资金流入的可能性,保护普通投资者的利益。 加密货币市场虽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投资机会,但其本质的匿名性和跨境特点使得监管难度大幅增加,成为诈骗分子和洗钱活动的温床。美国此次采取的强烈执法措施表明,监管部门正逐步建立对数字资产市场的有效控制机制,遏制金融犯罪,防范系统性风险。 此外,业内专家提醒投资者在参与数字资产交易时需保持高度警惕。应避免轻信高回报承诺,选择正规合规的平台进行投资,核实信息来源。及时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市场动态,有助于识别潜在风险,降低被骗概率。
加密社区的自律及行业规范的完善同样至关重要,只有投资者与监管机构协同合作,才能共筑安全透明的数字资产生态。 展望未来,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深化应用和数字资产市场的不断壮大,相关诈骗手法也将更加狡猾复杂。美国司法部和全球执法机构必须持续强化技术手段和法律法规,进行跨境协作,形成多方联动的打击网络犯罪格局。同时,公众教育和风险意识的提升是防范诈骗的关键,通过增强投资者的识别能力,将有效减少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损失。 通过此次大规模加密资产扣押事件,可以看出美国在打击数字金融犯罪领域不断进阶的决心。司法部将继续紧盯“养猪割肉”等新型诈骗模式,利用法律武器有效追缴非法资金,切实维护投资者权益。
对于全球数字资产市场而言,这既是一次强烈的震慑,也是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保护投资者,净化市场环境,构建可信赖的数字金融体系,是所有参与者共同的责任。只有在多方合力推动下,数字资产才能真正发挥其革新金融的潜力,走向更加稳健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