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 和数字艺术

研究发现:AI工具反而让资深开发者效率降低19%

NFT 和数字艺术
AI tools slowed down experienced devs by 19%, study finds

最新研究表明,尽管人工智能技术被广泛认为可以提升软件开发效率,资深开发者在使用AI辅助工具时反而耗费了更多时间,揭示了AI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复杂性和挑战。本文深入分析该研究背后的原因及其对软件开发行业的启示。

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在软件开发领域的兴起引发了诸多关注和期待。许多开发者和企业普遍认为,AI辅助工具能够加速编码流程,提高开发效率,甚至能帮助解决复杂的技术问题。然而,一项由模型评估与威胁研究机构(METR)开展的最新研究却给出了一份颇具反思价值的结果:资深开发者在使用AI工具时,反而比完全不使用AI的情况慢了19%。这项结论不仅挑战了“AI能显著提升程序员生产力”的普遍认知,也提出了对如何合理利用AI技术进行深刻思考的必要性。 研究选取了16名来自大型、成熟GitHub项目的资深开发者作为实验对象,设计了246个被随机标记为“允许使用AI”或“不允许使用AI”的编程任务。在为期约四个月的观察期间,开发者们主要使用Cursor Pro集成开发环境以及Anthropic公司的Claude 3.5和3.7模型进行辅助,同时记录了每位参与者的时间投入和屏幕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在任务开始前,这些开发者普遍认为借助AI工具能够让他们的编码速度提升约24%,预期效果非常乐观。然而,研究最终却显示,他们完成任务的实际时间反而比不使用AI时多花费了19%。 该研究负责人Nate Rush指出,团队原本期望能够验证AI对开发效率的明显提升,或许能达到20%、50%甚至两倍的加速效果,但事实并非如此。研究通过详细分析得出,这种效率降低并非简单的技术缺陷或操作问题,而是受多种复杂因素影响。对此,Rush强调研究的目的是为了精确测量AI工具在软件开发中的真实影响,而非简单断定AI必然拖慢工作进度。 分析原因方面,研究团队探讨了超过20种潜在解释。

首先,资深开发者的经验让他们对代码库结构和历史积累的复杂性有极高的熟悉度,这种深厚的背景知识使得AI工具无法快速准确地理解上下文,反而在推荐代码时产生误导或低效。其次,AI模型生成的建议仍需开发者反复审核和修正,这增加了认知负担和额外的编辑时间。此外,过度信任或误判AI建议的有效性也带来了生产力偏差。 研究结果引发了业内热议。支持者认为,该研究揭示了AI工具实际落地时的瓶颈,促使技术人员从夸大宣传中回归理性,对未来AI辅助开发工具的改进提出了具体方向。而怀疑论者则以此为证据,强调当前AI技术尚不能取代深厚的人类专业经验和创新能力。

Google Docs联合创始人Steve Newman表达了对研究真实性的支持,认为其方法严谨,有助于摆脱对AI效率提升的盲目信任。Django Web框架联合创始人Simon Willison也表示,尽管样本数量有限,研究结果仍为开发者提供了关于使用AI时应保持谨慎态度的宝贵启示。 资深技术专家Milan Milanović进一步阐释,AI在面对庞大且历史悠久的代码库时,因无法像人类一样理解复杂的业务逻辑和项目演进,反倒成为了效率的“拖累”。这一发现对大型企业和成熟项目团队具有警示意义,即简单依赖AI工具来提升开发速度可能适得其反。 当然,研究团队强调,现有结论并不意味着所有AI工具都会减慢开发进度。他们承认,实验所用的AI模型和工具版本对结果影响显著,随着AI技术不断迭代和进步,未来的辅助工具可能会带来切实的效能提升。

共同作者Joel Becker表示,前沿AI发展的迅速使得今天或不远的将来开发者能够真正体验到加速的效果,但这仍需要持续的严谨研究和实际验证。 此外,该研究还呼吁业界重视对AI辅助软件开发效果的系统性测量和评估。当前,大多数人凭借自身主观感受评价AI的生产力影响,容易产生认知偏差。只有通过科学实验和数据分析,才能为如何合理利用AI提供清晰指导,避免陷入“生产力神话”误区。 那么,软件开发团队和个体开发者应如何应对这一发现?首先,应调整对AI辅助工具的期望值,避免盲目依赖和过分乐观。AI工具更适合作为辅助和灵感来源,而非替代开发人员的专业判断。

其次,要加强对AI推荐代码的审慎评估,不断培养自身对工具生成内容的辨别能力。最后,团队层面应结合自身项目实际情况,科学设计AI应用场景,合理分配任务,实现人机协同的最佳平衡。 纵观整体,人工智能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仍处于早期阶段。此次研究挑战了流行观点,促使技术社区重新审视AI与人类开发者之间的关系。它提醒我们:技术进步绝非单一因素驱动的直线提升,真正的效率改进需要结合人类专业知识、用户习惯、项目复杂性及工具成熟度等多重因素。未来AI如何真正成为资深开发者的助力而非束缚,依赖于对技术本质的深入理解和有效实践。

总结来看,尽管AI技术充满潜力,但当前阶段其在软件开发中的效能仍有待验证。企业和开发者要理性看待AI工具的能力与局限,在创新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研究的发表不仅为业界提供了宝贵的实证数据,也为AI辅助软件开发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激励更多深入、科学的探索和应用实践不断涌现。

加密货币交易所的自动交易 以最优惠的价格买卖您的加密货币 Privatejetfinder.com

下一步
 Crypto Week Day 4: US lawmakers remain divided on key bills
2025年10月26号 22点21分02秒 美国立法者对关键加密法案的分歧日益加剧:加密周第四天深度解读

随着加密货币行业日益发展,美国立法机构围绕关键数字资产监管法案展开激烈辩论,反映出民主党与共和党在核心政策上的重大分歧,本文深入分析当前政治僵局对加密行业未来的潜在影响。

Streamex (BSGM) CEO Henry McPhie Highlights BSGM Merger and RWA Tokenization Strategy in Live TV Interview
2025年10月26号 22点22分03秒 Streamex与BioSig Technologies合并:推动实物资产代币化进入新时代

Streamex与BioSig Technologies的合并开启了公募市场首个针对实物资产代币化的创新阶段,CEO Henry McPhie在直播采访中深入阐述了公司战略及未来蓝图,展示了区块链技术在大宗商品市场的巨大潜力。

PlayW3 Unleashes ‘Be The Boss’: A New On-Chain Business Model That Turns Creators Into Owners — $320,000+ Already Paid Out
2025年10月26号 22点22分54秒 PlayW3创新推出“成为老板”模式,赋能创作者实现链上业务自主所有权,已支付逾32万美元

PlayW3全新上线的“成为老板”计划,开创了链上业务新范式,助力内容创作者、营销人员和社区领袖成为区块链游戏领域的真正所有者。该模式通过智能合约支持,实现每日稳定币收益分红,全球用户累计领取超过32万美元。

Numerai Announces $1M Strategic Buyback of NMR
2025年10月26号 22点23分39秒 Numerai宣布战略性回购1百万美元NMR代币,推动去中心化量化基金生态发展

随着去中心化金融的蓬勃发展,Numerai作为领先的众包量化对冲基金,通过宣布战略性回购100万美元的NMR代币,巩固其在生态系统中的核心地位,同时进一步激励全球数据科学家社群积极参与其模型预测和质押机制。本文深入解读此次回购背后的战略意义以及Numerai独特的数字资产经济模型。

US ‘Crypto Week’ Becomes Crypto Chaos as Lawmakers Battle Over CBDC
2025年10月26号 22点25分37秒 美国“加密周”风波:立法者围绕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激烈博弈

近期美国加密货币行业迎来了备受瞩目的“加密周”,原本希望通过多个关键法规推动行业健康发展,但因关于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的争议陷入混乱。本文深入解析美国议会加密法规现状、立法进程的曲折和未来行业走向。

DV8 completes first step in Thai crypto treasury pivot with 99.9% warrant execution
2025年10月26号 22点26分30秒 DV8率先完成泰国加密财库转型,认股权证执行率达99.9%助力东南亚数字资产布局

DV8成功完成泰国加密货币财库转型的关键步骤,以99.9%的认股权证执行率获得约7.4百万美元资金,标志着其作为东南亚首家加密财库公司的战略定位逐步确定,推动区域数字资产和比特币生态的创新发展。

Curve DAO ($CRV) Rockets 79% in a Week – Is the $1 Breakout Sustainable?
2025年10月26号 22点27分23秒 Curve DAO($CRV)强势反弹79%,能否稳固突破1美元大关?

在过去一周内,Curve DAO($CRV)经历了显著的价格上涨,涨幅达到79%,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本文深入分析$CRV近期的价格走势、背后的动力因素及未来潜力,帮助投资者理清趋势并评估其突破1美元关口的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