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利夫兰克利夫斯(Cleveland-Cliffs Inc.)作为美国著名的钢铁制造商,在面对行业挑战与宏观经济环境变化之际,展现出令人瞩目的转型成效。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财报表现优于市场预期,不仅缩小了调整后的每股亏损幅度,同时实现了近五十亿美元的营收。钢铁发货量创新高达430万吨,虽然销售均价有所下降,但通过积极推进的成本削减策略,公司单位钢铁成本每吨降低了15美元,保证了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克利夫兰克利夫斯通过关闭六个钢铁工厂,达成了显著的运营效率提升,这一举措不仅降低直接生产成本,还优化了整体业务结构。调整后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由负转正达到9700万美元,展现出良好的盈利复苏迹象。管理层同时下调了2025年资本支出和销售管理费用(SG&A)预算,预期下半年成本将继续得到改善。
公司首席执行官洛伦索·贡萨尔韦斯(Lourenco Goncalves)强调,强劲的国内钢铁需求、稳定且健康的订单组合,以及特朗普政府期间出台的贸易保护政策,共同构筑了公司业绩向好的基础。尤其是即将结束的一项亏损性的钢坯供应协议,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利润空间,加快自由现金流增长与债务偿还进程。华尔街分析师菲利普·吉布斯(Philip Gibbs)对克利夫兰克利夫斯的股价评级由“持有”上调至“增持”,并将目标价定为14美元。这源于他对公司成本削减及运营效率提升信心的加强,尤其看好其高利润率的汽车用钢业务表现。此外,吉布斯认为贸易保护和产业回流趋势为公司争取更大市场份额提供了有利环境。分析师预计,2025年公司EBITDA将达到4.19亿美元,较此前预测翻倍以上。
第三季度EBITDA预期自1.23亿美元上调至1.97亿美元,其中每吨成本节约额额外增加20美元。面向2026年,吉布斯将每股收益(EPS)预测提升至0.42美元,EBITDA预测升至18.6亿美元,并预估如果美国和加拿大钢价表现超预期,公司2026年EBITDA将突破20亿美元。当前股价对应2026年企业价值倍数(EV/EBITDA)约为7倍,处于历史估值范围内,目标价14美元体现了估值向高端靠拢的空间,兼顾了潜在的资产出售及钢价回升带来的上涨动能。公司计划通过出售部分资产筹集数十亿美元资金,旨在优化资本结构及加速业务转型。此举将为公司注入更多现金流,增强财务灵活性,支持未来战略布局及投资方向。作为全球钢铁行业的重要参与者,克利夫兰克利夫斯在全球供应链变化、贸易政策调整和需求结构升级背景下,正在加速转型。
美国国内对高质量钢材需求持续增长,尤其在汽车、建筑和制造业领域,推动了钢铁产品销量的显著提升。特朗普政府实施的钢铁关税政策,有效缓解了进口钢铁冲击,保护了美国钢企的市场份额,同时促进了产业链的回流与重塑。公司通过积极调整生产基地及优化资金运用,适应新形势下的市场竞争,展现出强烈的创新与应变能力。贸易保护措施不仅提升了公司短期内的利润水平,也为其长期产业升级提供了更多安全空间。同时,钢铁行业整体环境正迎来复苏,原材料价格趋稳,产业整合加速,对规模和效率要求提升。克利夫兰克利夫斯凭借其灵活的战略布局和成本优势,有望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更为有利的位置。
展望未来,公司有望继续深化成本控制,推进装备与技术升级,同时抓住新能源、绿色制造等新兴领域的机遇,满足市场对高质量绿色钢铁产品的需求。此外,公司还将依托其稳健的资本运作和资产管理能力,实现资金链的优化,确保业务持续健康发展。在环境、社会与治理(ESG)日益受到重视的大背景下,克利夫兰克利夫斯也不断强化绿色生产和企业社会责任,提升其在全球钢铁市场的品牌形象和竞争力。总体而言,克利夫兰克利夫斯通过有效的成本管理、政策支持以及资产优化策略,成功扭转过去的经营压力,展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随着全球经济企稳回升和贸易格局调整,公司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实现业绩的持续增长。其未来资本市场表现及行业地位也备受市场参与者的期待,成为值得关注的重要钢铁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