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美资本市场的交流日益频繁,使得跨境审计监管的问题逐渐受到全球关注。伴随着中国企业赴美上市数量激增,审计质量和合规性的保障成为投资者和监管机构高度重视的领域。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简称PCAOB)作为负责监督审计质量的重要机构,近期采取了针对一家位于香港的审计公司及其负责人禁令及罚款的严厉措施,成为行业内的重大新闻。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审计流程中存在的缺陷,也对未来跨境审计的监管趋势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思考。 事情的起因源于PCAOB对香港审计公司Centurion ZD CPA & Co及其拥有者陈锦福(Chan Kam Fuk)在执行审计职责中存在的违规行为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该审计公司在为多家在华运营企业,包括知名的中国咖啡连锁企业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 Inc.)提供审计服务时,未能按照规定的审计标准执行风险评估和收集充足审计证据的义务。
瑞幸咖啡此前因财务造假事件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处罚,该事实已为市场与监管机构所知。然而,Centurion及其负责人在2022年审计瑞幸2021年财务报表时,未能充分利用已知的财务造假信息,这表明审计的独立性与专业性存在严重缺陷。 除了瑞幸咖啡的案例,PCAOB还指出这家审计公司在审计另一家中国企业以及一些马来西亚企业子公司的程序上也存在违反审计标准的问题。违反的具体表现包括未能对重大风险进行适当评估,未能采集充分和适当的审计证据,从而影响审计意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些欠缺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可能影响跨境资本市场的信任与稳定。 面对监管机构的指控,Centurion ZD CPA & Co及陈锦福尚未对此作出承认或否认,且其法律代表未及时予以回应。
这种态度虽在一定程度上拖延了事件的进一步澄清,但监管部门的行动明确传递出加强审计监管、惩戒违规行为的坚定立场。此次PCAOB对该审计公司及负责人处以7.5万美元的民事罚款,并撤销了该公司的执照以及责令负责人禁业,反映了美国监管对于审计领域违规行为“零容忍”的态度。 此案的影响深远,不仅仅局限于个别审计机构的合规整改。首先,它提醒所有在中美资本市场交汇处活动的审计机构必须严格遵守PCAOB的审计标准和相关法规。随着美方对中国及其他海外审计机构的监督逐步趋紧,违规的代价将更加沉重。 其次,这也凸显了审计机构在跨境信息采集和风险识别方面面临的复杂挑战。
由于不同司法辖区法律法规及信息渠道的差异,审计过程中的风险评估和证据收集难度加大,要求审计人员提升专业能力,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 另外,此次事件或将成为推动中美审计监管合作和信息共享的重要催化剂。之前,由于审计监管信息的互通有限,部分在华审计机构难以满足美方严格的审计标准与透明度要求。未来,增强监管透明度和跨境协同将有助于防止类似问题的发生,保护投资者权益,维护资本市场秩序。 与此同时,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的后续影响依然浮现,相关审计公司的执业行为更加受到严格审视。投资者有必要关注上市公司审计报告的真实性与独立性,以免在信息误导中蒙受损失。
同时,上市公司自身也应提高财务披露的透明度,自觉接受监管和市场监督,提升企业治理水平。 对于行业发展而言,审计从业人员应不断提升专业知识,了解全球监管环境变化,强化职业道德与独立性意识。审计公司则需完善内部质量控制体系,依法合规执行审计任务,以赢得资本市场和公众的信任。 此外,监管机构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将持续采取有效措施打击审计违规行为。通过惩戒典型案件树立行业标杆,促进审计市场健康发展,推动资本市场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总体看,美国PCAOB对香港审计机构禁令与罚款事件,是监管强化跨境审计质量的典型体现。
它警示行业各方必须严肃对待审计工作的风险控制与信息真实性核查,不断适应全球资本市场的高标准治理要求。未来,跨境审计监管合作将更加密切,有助于抵御市场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进而推动全球资本市场的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