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作为加密货币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近年来备受市场和监管层的关注。其价格锚定于美元等法定货币,提供了比特币和以太坊等数字资产所不具备的价格稳定性,成为数字货币投资者在高波动市场中进行价值储存和资金转移的重要工具。然而,稳定币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监管挑战,尤其是在其潜在风险和系统性影响方面。近期,美国国会针对稳定币的最新立法动向引发了行业广泛关注。根据知情人士透露,拟议中的稳定币法案有望允许非银行金融机构成为稳定币发行者,打破此前监管机构建议仅银行机构发行稳定币的限制。该进展可能为稳定币市场引入更多参与主体,同时为创新与安全监管之间寻找新的平衡。
传统监管态度偏向于将稳定币发行限定在受监管程度更高的银行体系内,以期确保稳定币的资金储备安全和监管的有效实施。美国财政部和总统工作组多次强调,稳定币应仅由“受保险的存款机构”发行,这些机构须接受严格的监管监督。这一立场源于对稳定币潜在挤兑风险和金融系统传染风险的担忧,尤其是在去年加密市场多个稳定币项目出现流动性危机的背景下表现尤为明显。财政部的态度主要是保障金融体系整体稳定,避免稳定币市场的波动影响传统金融市场。然而,立法层面的讨论显示,国会内部对于是否只允许银行发行稳定币存在分歧。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多位成员,包括资深议员吉姆·海姆斯(Jim Himes)表示,可能会允许非银行机构通过获得政府认可的方式发行稳定币,这意味着未来稳定币发行的门槛不再完全锁定于银行体系。
这种思路反映了立法者对市场创新的支持态度,认为限制稳定币发行主体只限银行可能抑制金融科技领域的创新潜力。除银行之外,诸如支付公司、加密资产平台和其他金融科技企业,拥有丰富的技术和服务经验,若能合法合规发行稳定币,有助于提升市场的竞争力和多样性。当然,如何确保持币人的资金安全、制定严格的储备资产标准、避免挤兑风险,仍是立法必须解决的关键课题。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麦克辛·沃特斯(Maxine Waters)及排名共和党成员帕特里克·麦克亨利(Patrick McHenry)正在推动一项专注于稳定币的窄幅立法草案,试图在两党合作框架下快速推进相关法规。在双方的努力下,草案或将制定统一的“储备标准”,但涵盖不止银行机构,体现包容性监管的新趋势。共和党部分议员也公开反对将发行权严格限制于银行。
如参议员帕特里克·图米(Patrick Toomey)提出设立专门的联邦牌照制度,允许非银行稳定币发行方与传统存款机构并存。麦克亨利本人亦认为,只允许银行发行将阻碍金融创新,影响美国在新兴数字资产领域的领导地位。尽管目前相关法案细节尚未完全敲定,有关谈判依然在进行中,但这一动向表明监管环境正在逐步趋向开放与包容。拜登政府也表达了支持通过立法尽快规范稳定币市场的意愿。财政部国内金融副部长梁宁(Nellie Liang)强调数字资产有潜力根本性地改革支付体系,呼吁国会尽快采取行动以确保监管有效覆盖这一新兴领域。值得注意的是,立法通过的难点仍在于参议院能否获得足够票数以实现两党合作,保障法案顺利落地。
现有国会分裂使得包含稳定币监管的金融立法面临复杂博弈,部分观察者甚至预测最终或需等待下一届国会,以适应新的政治生态。历史上金融重大立法往往由危机驱动。当前虽然加密行业尚未造成对整体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但此前如TerraUSD崩溃事件已提示稳定币市场潜藏的风险及相关监管必须性。这也推动立法者更积极关注并研究稳定币生态,推动政策制定从无序走向规范化。与此同时,加密行业内部特别是稳定币发行主体也积极提出政策建议,呼吁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Circle首席战略官丹特·迪斯帕特(Dante Disparte)强调保持银行与非银行机构共存,有助于促进市场竞争和规则透明,推动金融体系不断升级。
市场各方普遍认为,明确合理的监管体系不仅有助于保护投资者权益,也能促进金融创新,有效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总的来说,美国稳定币立法正处于一个敏感而关键的阶段。允许非银行机构发行稳定币的可能性,标志着美国监管策略趋于多元化和灵活性。这将不仅影响稳定币生态的结构,也可能重塑全球数字资产的监管格局。未来的立法进展需平衡市场安全与创新动力,满足监管机构、立法者及行业参与者的共同期待。随着谈判的持续推进,全球关注的目光将继续聚焦华盛顿,期待为稳定币市场呈现一个更加透明、安全且具有包容性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