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安全领域,Fortinet一直以其全面的网络防护解决方案闻名,尤其是其FortiWeb系列产品,广受企业用户依赖。FortiWeb Fabric Connector作为Fortinet生态系统中连接各安全组件的枢纽,旨在实现基础设施实时动态安全策略的自动更新。近日披露的CVE-2025-25257漏洞,暴露出该Fabric Connector存在一个极具威胁的预认证SQL注入,进而引发远程代码执行(RCE)风险。本文将详细剖析该漏洞的原理、攻击链条以及相关安全防护措施,助力企业识别与应对潜在威胁。FortiWeb Fabric Connector简介FortiWeb Fabric Connector是Fortinet产品线中协调FortiWeb与其他安全组件的重要中间层。通过联动FortiGate防火墙、FortiManager管理平台及第三方云平台如AWS等资源,该Fabric Connector负责提取元数据信息,进而为FortiWeb提供自动化的安全策略调整能力。
理论上,这种设计能使整套安全体系具备更卓越的实时响应能力和策略灵活性。然而,这一功能复杂的“胶水”组件,也导致了攻击面扩大,进而为黑客提供了可乘之机。CVE-2025-25257漏洞概述CVE-2025-25257被定义为未认证的SQL注入漏洞,影响FortiWeb多个版本,包括7.0.0至7.0.10、7.2.0至7.2.10、7.4.0至7.4.7以及7.6.0至7.6.3。攻击者无需认证即可通过精心构造的HTTP请求,将恶意SQL代码植入FortiWeb的数据库查询命令中,进而执行未授权的数据库操作,甚至后续的命令执行。漏洞的根源在于函数get_fabric_user_by_token对传入参数未做有效转义和过滤,直接将用户控制的令牌字符串拼接进SQL语句中。这类经典的代码注入错误,在业界多年却仍屡禁不止,成为安全风险的“老大难”。
技术分析深入前瞻研究团队通过对比7.6.3版与7.6.4版的二进制文件,定位了引入漏洞的函数get_fabric_user_by_token。该函数使用了不安全的snprintf拼接语句例如select id from fabric_user.user_table where token='%s',其中token值即源自外部HTTP请求头的Authorization的Bearer令牌部分。该令牌通过fabric_access_check函数解析,该函数利用C语言中的__isoc23_sscanf实现对令牌的提取,虽然将令牌限制在128字符内并终止于空格,但不支持过滤和转义特殊SQL字符,导致攻击者能利用如单引号、注释符号/**/等MySQL内置特性绕过过滤,注入任意SQL代码。研究人员通过伪造HTTP请求成功触发了时间延迟(SLEEP)函数的执行,验证了SQL注入的存在。利用MySQL语法灵活性,攻击者可使用诸如'or'1'='1'的逻辑判断轻松绕过认证流程,获得非法访问权限。此外,漏洞不止于认证绕过。
通过INTO OUTFILE语句,攻击者有机会将恶意代码写入服务器文件系统,为远程代码执行创造条件。SQL注入到远程执行的跳板漏洞链路侵入链条的关键之处在于MySQL的INTO OUTFILE功能允许将查询结果写入任意路径的文件。攻击者借此可将包含攻击代码的文件写入到Web服务器可执行的CGI目录,进而通过访问该文件实现代码执行。虽然MySQL限制文件必须不存在,无法覆盖已有文件,但攻击者利用写入Python的.site-packages目录内的.pth文件策略绕过了直接覆盖权限不足的难题。Python加载该目录下的.pth文件时会执行其中包含的import指令,从而为攻击者提供了无需执行权限即可执行任意Python代码的入口。这种结合MySQL文件写入和Python特性的新型攻击链,极大增加了漏洞的危害性和攻击成功率。
防护和补丁建议Fortinet针对CVE-2025-25257发布了多版本补丁,强烈建议用户将FortiWeb系统升级至受影响版本以上以消除SQL注入隐患。新版中最重要的修复是在get_fabric_user_by_token函数内采用了MySQL的预处理语句(prepared statements),彻底杜绝了简单拼接导致的注入风险。此外,厂商和开发者应在安全开发生命周期中增强对输入校验与输出编码的重视,不仅仅依赖补丁修复。网络管理员应在防火墙及入侵检测系统中部署针对SQL注入攻击的规则和流量监控,同时强化身份认证机制,限制敏感接口的访问权限,配合安全审计,早期发现异常行为。总结和展望SQL注入漏洞向来是Web安全中不可轻忽的根源,尤其当结合现代应用的复杂生态,可能迅速演变为更严重的远程代码执行威胁。CVE-2025-25257案例再一次揭示了厂商在快速迭代产品时,如何平衡复杂功能实现与代码安全的挑战。
随着攻击技术的升级,安全防护不能单靠事后补丁,更需要从设计层面做到彻底防御。面对Fortinet这类核心基础网络设施组件的漏洞,企业更应提升日志监控、访问控制与响应机制,筑牢第一道防线。未来,自动化检测与持续安全测试技术将扮演关键角色,使安全团队能够及早发现问题,减少潜在风险暴露时间,保障企业数字资产安全无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