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数据传输速度和带宽的需求不断攀升,PCI Express(PCIe)作为全球主流的高速数据总线标准,其每一次升级都备受业界关注。2025年6月,PCI-SIG正式发布了备受期待的PCI Express 7.0最终规范,标志着PCIe技术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高速时代。与此同时,PCI-SIG还推出了全新的PCIe光学互连方案,为PCIe技术的扩展和应用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PCI Express 7.0的发布,不仅再次提升了传输速率,也为AI、云计算、大数据、量子计算和高性能计算等关键领域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PCI Express 7.0规范中核心的一大亮点是其支持高达128 GT/s(Giga Transfers per second,十亿次传输)的原始数据速率,在常用的x16配置下可实现最高512 GB/s的双向传输带宽。这一速度几乎是PCIe 6.0的两倍,使数据密集型应用能够更加高效、实时地处理庞大数据流。
这对于人工智能训练中的海量模型参数、云计算中的多租户数据交换乃至量子计算中的复杂信息传输都是极其重要的技术保障。为了实现如此高速的数据传输,PCI Express 7.0引入了PAM4调制技术。PAM4(4-level 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4电平脉冲振幅调制)能够在同一信道时间内传递更多信息,相比以往的NRZ(Non-Return to Zero)技术极大地提升了信号效率。同时,PCIe 7.0还在能效方面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改进的通路管理和更智能的电源控制,进一步降低了整体系统功耗,符合当前节能减排的大趋势。尽管速度提升显著,PCI Express 7.0依旧保持了向下兼容的特性,确保现有设备和系统能够无缝衔接新标准,降低升级成本,保护之前的硬件投资。除了接口规范的进步,PCI-SIG此次最大的惊喜莫过于全新发布的PCIe光学互连解决方案。
传统PCIe信号多通过电缆在机架内或短距离内传输,面对数据中心规模持续扩大、机架间距离增长,以及更复杂的网络拓扑结构,电信号的物理限制逐渐显现。光学互连技术利用光纤传输数据,具有信号衰减低、抗干扰强、传输距离远等显著优势。PCI-SIG基于PCIe 6.4和7.0标准开发的光学互连方案采用了PCIe重定时器设计,使光学信号与传统PCIe协议兼容,实现了跨服务器机架甚至数据中心级别的高速连接。这种技术不仅突破了电缆长度的瓶颈,还提供了更高的带宽密度和更优的信号完整性,特别适合未来智能云、高性能计算集群等大规模部署。新兴的AI和机器学习应用对计算能力和数据互联的要求极致严苛,PCI Express 7.0与光学互连成为推动这类技术融合发展的关键利器。以800G以太网为代表的新一代网络标准亦能借助PCIe 7.0的超高带宽安全地实现高速数据交换。
此外,量子计算领域对经典计算基础设施的更高依赖,使得PCIe的高速互联成为量子系统与传统计算资源高效协同的基础。PCIe 7.0的发布和光学互连的加入,也反映了整个半导体和互连生态系统向更开放、多样和高性能方向演进。众多服务器厂商、芯片设计公司和设备制造商正在积极拥抱这一规范,不仅推动硬件升级换代,也催生多样化的创新应用场景。PCIe光学互连的出现可能会改变数据中心的架构设计和运维方式,使大规模计算资源的调度更加灵活和高效。对于广大开发者和终端用户而言,PCI Express 7.0的高速稳定特性意味着未来产品将具备更低延迟、更高吞吐量与更强兼容性,从而带来更流畅的使用体验和更广阔的应用前景。总的来说,PCI Express 7.0的正式发布是当今计算领域一次重要的技术升级,它不仅满足了数据中心和高性能系统日益增长的性能需求,还预示着高速互连技术进入了光学时代。
伴随着光学互连规范的加入,PCIe正逐步突破物理限制,进入更广阔的应用领域。未来,随着AI、云计算、量子计算和超高速网络等技术的蓬勃发展,PCIe技术将持续扮演关键桥梁角色,推动数字经济和智能社会的不断前进。对于关注计算平台技术演进的业界人士和技术爱好者来说,PCI Express 7.0和PCIe光学互连的发布无疑是一场引人瞩目的盛事,值得密切关注与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