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作为推动社区治理的重要形式,逐渐成为加密行业的治理新趋势。然而,DAO的权力下放同时带来了潜在的治理风险和合规难题。近日,跨链桥项目Across Protocol因涉嫌操纵DAO治理投票,非法转移2300万美元资金至其关联的营利公司Risk Labs,一时间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该事件不仅再次引发了业界对DAO去中心化治理真实性的质疑,也凸显了加密项目资金管理和透明度的重要性。Across Protocol是一款旨在支持多链资产跨链转移的应用,借助DAO机制实现社区决策。近期,代币持有者发现两项关键治理提案的通过背后存在不透明操作,部分创始团队成员和关联合约地址被指控集中和操控投票权,推动通过了涉及巨额转账的资金拨付方案。
Ogle,一位Layer-1项目Glue的匿名创始人及链上调查者,通过X平台(前Twitter)发起此次爆料。他指出,Across Protocol的DAO治理不过是“名义上的去中心化”,实际由项目核心团队操控,并利用提案强行将价值2300万美元的代币转给关联公司Risk Labs。该公司的创始人Hart Lambur是Across Protocol和Risk Labs的双重负责人,他否认资金滥用指控,并辩称Risk Labs为注册于开曼群岛的非营利“foundation company”,不存在股东,运营具备受托责任,且所有资金使用均合法合规。尽管Lambur公开了公司的注册证书和相关资料,法律界人士指出,开曼群岛的foundation公司结构灵活,既可用于非营利,也可用于商业用途,甚至存在向受益人分配资金的可能,因此其“非营利”身份仍存争议。更值得注意的是,通过链上数据和治理投票分析,Ogle披露参与提案投票且起到关键作用的几个大额钱包,均与项目团队成员密切相关,甚至部分钱包由Lambur本人最初资金支持。两项投票提案中,第一项于两年前获得超过97%支持率,通过了价值1310万美元的代币拨付。
第二项提案一年后再次以项目团队票数为主导,批准给Risk Labs5000万枚ACX代币,用于所谓的“追溯性资金支持”。然而,Ogle强调这类资金用途并无明文合约约束,没有保证资金真正用于Across Protocol的项目发展,存在被挪用的风险。事件曝光后,Across Protocol项目的代币ACX价格大幅波动,投资者信心受挫,同时更多社区成员开始要求项目方公开详细财务报告及资金流向说明,呼吁对DAO治理机制进行改革和强化监督。此事件为整个DAO领域敲响警钟,表明去中心化模式下,若缺乏有效监督和充分透明,仍难免出现权力滥用和利益输送。业内专家建议,DAO应当制定更严格的投票权限制机制,避免项目核心团队控制过度投票权,保障普通持有人权益。同时,应引入第三方审计及链上治理工具,以提升社区信任度。
Across Protocol事件还揭示了跨链桥项目特有的安全及生态风险。跨链技术帮助不同区块链实现资产互通,促进了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快速发展,但其安全漏洞频发,且资金流极易集中,管理难度巨大。当前市面上多款跨链桥均在大额资金管理上存在隐患,投资者需保持警觉。来自行业的声音普遍期待监管部门加强对此类项目的规制,明确法律边界,推动产业健康发展。通过本次危机,Across Protocol和Risk Labs能否积极调整治理策略,恢复社区信任,仍需时间观察。事实上,DAO作为创新治理机制,其探索之路本就充满挑战。
只有不断完善规则、增强透明度,增强社区自治意识,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去中心化愿景。未来,Across Protocol事件无疑为更多链上自治组织提供深刻反思示范,督促行业各方关注治理结构安全,推动区块链生态更稳健向前。在监管压力与市场期待双重驱动下,各DAO项目需平衡创新与合规,防止资金滥用的同时,提升项目质量和用户体验,实现区块链真正的民主治理。总而言之,Across Protocol DAO的2300万美元资金使用争议不仅是具体项目的治理危机,更折射出当前加密行业在去中心化治理方面的诸多痛点与困境。只有通过制度设计创新、链上技术支持以及社区共识的共同努力,才能为未来DAO模式开辟一条健康且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为去中心化经济筑牢信任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