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英国政府针对非居民(non-domiciled)身份的税收政策经历了重大调整,尤其是在继承税(inheritance tax)方面引入了高达40%的全球资产税率。这一政策本意是希望优化税收结构,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但实际上引发了富裕阶层的强烈反弹,甚至引发了一波显著的富豪迁出潮。富裕非居民纷纷选择将资产和居住地转移到税负较低的国家,对英国的金融服务业和相关经济产生一定负面影响。面对这种局面,英国财相瑞秋·里夫斯(Rachel Reeves)正在考虑对这一政策进行大幅度调整,甚至可能完全撤销或修改继承税的全球征收部分。 对于非居民身份所涉的税务问题,历来都是英国政府颇为敏感的议题。此前,非居民身份允许部分外国富裕人士在英国享有较低的税务负担,尤其是对他们的海外资产和遗产税款项有特定的优惠待遇。
这一政策曾帮助英伦金融市场吸引大量国际资本,也为英国带来了可观的税收收益。 4月实施的新政策取消了非居民身份的特殊税收优惠,但更为关键的是引入了40%继承税针对全球资产的新规。这样,无论财富持有人身处何地,其全球资产都将被计入英国的继承税征收范围内,大大增加了跨国富豪的税务成本。这一举措被金融界和国际投资者普遍视为“重税负”的象征,导致不少高净值人士迅速行动,纷纷将资产迁出或改变居住安排,以规避高额税收。 代表财富管理和外来投资利益的组织纷纷发出警告,指出继承税的调整已经成为非居民纷纷寻求移居海外的重要推手。牛津经济研究院的相关调查显示,继承税改革是促使富裕非居民移民意向最强烈的因素之一。
包括高盛英国区高管理查德·诺德(Richard Gnodde)、阿斯顿维拉足球俱乐部联合所有者纳塞夫·萨维里斯(Nassef Sawiris)以及钢铁大王拉克希米·米塔尔(Lakshmi Mittal)等知名富豪均已表明或启动迁离英国的计划。 面对此种富豪大撤离的态势,英国财政部内部和相关经济顾问团体开始紧急评估政策带来的实际影响。资深分析师指出,继承税改革在非居民税制改革中尤为“争议大,全球视野不符”,过于严苛的规定有可能破坏英国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金融咨询机构尤其强调,若政府希望保留高净值资产及由此带来的商业机会,必须重新审视并调整相关税务杠杆。 财政部预计,通过非居民税制的改革整体计划,到本世纪末预计能带来约45亿英镑的税收收入,其中只有约2亿英镑归功于新继承税部分。然而,该部分新税政策引发的财富外流现象可能导致税收收入大幅缩水。
研究机构预测,如果四分之一的非居民选择离开,税务改革带来的财收将难以实现增收甚至可能持平;若三分之一的人口流失,首年财政将面临7亿英镑的净损失。 这一系列数字使得里夫斯财政部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抉择。能否平衡税收收入和吸引力的保持,成为政策制定者至关重要的考量。专家建议,更灵活、竞争力的税制环境可能更有利于留住财富和人才,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税基竞争愈演愈烈的背景下。 对英国而言,非居民身份及其税务管理不仅仅关乎税收数字,更影响财富集聚、就业机会和经济活力的持续性。英国过去凭借开放且具竞争力的非居民税收政策,吸引了大量国际投资和创业者,推动了伦敦及其他金融城市的繁荣。
税率的任何骤然提升若未能充分评估产业链和市场反应,风险将不可小觑。 此时此刻,英国财政政策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是否能够在提升税务公平与维护国际竞争力之间寻得最优解,将直接影响英国未来经济走向及全球金融地位的稳固。财政官员的调研和多方利益权衡工作仍在进行,预计短期内将有更明确的政策调整方案公布。 另一方面,来自政界、商界及民间的压力也在不断加大。劳工党领导人基尔·斯塔默的商业顾问瓦伦·钱德拉(Varun Chandra)据报已介入协助政府与金融界间的沟通,力求形成更具包容性的税务政策。
由此,撤销或修改非居民遗产税改革,或将成为英国政府确保高净值财富不被疏散、保持经济稳健发展的关键举措。经历了数个月的政策震荡和资本流失,财相瑞秋·里夫斯正展示出愿意倾听并调整政策的姿态,希望避免因税制激变而引发的“负面连锁反应”。 未来,英国如何在全球诸多高税率国家中找到独特优势,设计既公平合理又别具吸引力的税收体系,将是对财政智慧和政治协调能力的重大挑战。保持英国作为国际资本热土的地位,与确保税收政策稳定的平衡,需细致而深思熟虑的长期规划。 总的来说,里夫斯是否会彻底收回继承税改革,并相应恢复某种形式的非居民优惠,将成为业界和投资者密切关注的焦点。该决策不仅将影响英国财政收入的合理增长,也事关数以万计高净值家庭的财富规划和未来发展走向。
面对百万富豪的迁徙浪潮,英国的税收政策正处在历史重要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