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加密货币市场经历了飞速发展,各类衍生品交易逐渐兴起,其中永续合约作为一种兼具灵活性和高杠杆特性的金融工具,正在美国市场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推动。永续合约,又称永续掉期(perpetual swaps)或简称perps,是一种没有到期日的期货合约,允许交易者通过杠杆交易未来某种加密货币的价格走势。与传统期货不同,永续合约无需频繁展期,投资者可以长时间持仓,这一特性使其在加密衍生品中独树一帜。 Coinbase作为美国领先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近期宣布将推出符合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监管要求的永续合约产品,标志着美国市场对该类产品态度的逐步开放。这一动向也反映了CFTC对加密衍生品的监管策略正在发生显著转变。 永续合约的核心吸引力在于其高杠杆潜力。
交易者仅需少量保证金,即可操控价值数倍甚至数十倍的仓位。例如,在10倍杠杆情况下,1,000美元的本金可以支持1万美元的交易规模。然而,高杠杆同时意味着高风险。市场轻微波动便可能导致保证金不足,触发强制平仓,投资者容易遭受重大损失。业内专家普遍建议非专业投资者应充分理解风险,谨慎参与此类产品。 本质上,永续合约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灵活的风险对冲工具。
机构投资者可以用其来锁定持仓风险,套期保值。而交易员则可借助杠杆获取高额收益,增强流动性。然而,永续合约的设计也带来了复杂的资金费率机制,旨在平衡永续合约价格与现货价格的差异,进一步增加了操作难度。 2016年,全球首家推出加密永续合约的交易所BitMEX迅速吸引了大量用户,但由于产品复杂且风险极高,美国监管机构对此类产品始终保持谨慎态度,限制本土交易平台推出类似永续合约。过去几年,CFTC多次对涉及永续合约的交易平台发出监管警告,导致不少国内交易所避免开展相关业务。 然而,随着美国政坛和监管环境的变化,这一态势正在发生改变。
2025年初,CFTC撤销了之前的一则针对数字资产衍生品的监管备忘录,表明其监管政策趋于与传统商品衍生品保持一致。监管机构公开征求公众意见,显示出对永续合约及相关衍生品的开放态度。 Bitnomial交易所作为首批在CFTC监管框架下自我认证持牌的加密永续合约交易平台,于2025年4月正式上线其永续合约产品。CFTC官员明确表示,将保证其符合《商品交易法》的所有要求,防范市场操纵,保障客户权益。这为更多合规性平台进入美国永续合约市场提供了示范。 Coinbase管理层透露,目前正与CFTC密切沟通,研发具有创新设计且符合法规要求的永续合约产品,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推出。
此举不仅将激发整体市场活力,还将吸引更多专业及散户投资者参与永续合约交易。 从市场规模上看,永续合约在全球加密市场占据核心地位。研究数据显示,目前加密永续合约的未平仓合约总额超过7000亿美元,远远超过现货市场的交易规模。其庞大的市场容量表明,永续合约不仅仅是投机工具,更是数字资产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过,风险警示不可忽视。加密市场波动剧烈,杠杆倍数高达100倍,轻微价格波动即可引发爆仓。
普通交易者若未充分掌握风险管理技能,容易导致资金迅速亏损。业内人士指出持续教育及投资者保护机制亟待完善,是推动永续合约健康发展的关键。 另一方面,永续合约的技术风险及系统安全问题也被CFTC重点关注。为此,监管机构强调操作系统须具备充分的风控措施和实时风险监控能力,减少操纵市场和技术故障的风险。 未来,加密永续合约市场将在监管合规和产品创新的双重推动下不断发展。部分分析师认为,合规永续合约产品将吸引更多主动交易者特别是零售投资者,助力市场流动性提升和价格发现机制优化。
与此同时,机构投资者也将利用永续合约来丰富其投资组合,增强风险管理能力。 总体来看,美国加密永续合约市场正处于变革的关键期。监管政策逐渐明朗,加强投资者保护和市场完善,将促进健康发展;而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则将不断推动新产品出现。交易者需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参与,合理利用永续合约带来的高风险高回报机会。 随着主流交易平台如Coinbase积极布局,未来加密永续合约在美国的影响力无疑将持续提升。而对于整个数字资产行业而言,永续合约的推广不仅是金融创新的体现,也代表了监管与市场之间日趋成熟的互动关系。
投资者应紧跟市场动态,保持学习和风险意识,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加密衍生品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