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经济引发了广泛关注,特别是五月份的领先经济指标出现连续第六个月的下滑,显示未来经济活动可能面临收缩风险。领先经济指标(Leading Economic Index,LEI)作为预测未来经济走势的重要参考,其整体下滑引发了市场与分析师对美国经济前景的担忧。根据知名智库会议委员会(Conference Board)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五月份领先经济指标环比下跌0.1%,至99.0点。虽幅度不大,但继四月份创下1.4%的大跌后,累计六个月的负增长率已经引发传统意义上的经济衰退警示信号。导致此类指标走弱的因素较为复杂,涵盖消费者信心降低、新制造业订单疲软、失业救济申请意外增加以及建筑许可数量的减少。消费者情绪的变化直接影响消费支出,而制造业订单和建筑活动的减缓则体现出实际产业层面的下行压力,同时劳动力市场出现的信号亦不容忽视。
消费者信心的下降是五月指标下滑的核心驱动力之一。当前美国民众对未来经济前景持谨慎甚至悲观态度,担忧通货膨胀压力、利率上升和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显著抑制了消费意愿。作为美国经济中最大的组成部分,消费支出占据国内生产总值的约七成,其减弱将直接冲击整体经济增长动力。新订单的下滑体现了制造业面临的挑战。制造业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订单减少意味着企业对未来需求预期不乐观,可能进一步缩减产能和投资。加之全球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关税政策的影响,制造业活动短期内难见大幅回升。
失业救济申请的增加也不能忽视。尽管美国劳动力市场整体依然坚挺,但申请数据的上涨表明部分行业劳动力需求出现放缓,潜在的就业压力值得关注。此外,建筑许可数量的减少暗示房地产市场的降温,投资活动趋于保守。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五月份股市经历反弹,主要得益于特朗普政府部分关税的临时调整,提振了部分投资者信心,但这一因素的积极作用依然不足以抵消其他经济指标显露的疲软态势。会议委员会的高级经理Justyna Zabinska-La Monica指出,四月份遭大幅下调整体负面影响巨大,加上五月份的进一步下滑,使领先指标六个月增长率转为负值,从而触发经济衰退信号。尽管如此,会议委员会并不认为美国经济马上会进入衰退周期,而是预期2025年经济将明显放缓,实际GDP增速预计仅为1.6%。
此外,持续的关税效应可能进一步拖累2026年的增长。过去几年,领先经济指标曾多次释放衰退信号,特别是在疫情后通胀高企时期,但实际经济表现出较强韧性,未发生实际衰退。当前形势更为复杂,需密切关注政策走向、全球经济环境及内部需求变化。专家建议,政府与企业应保持高度警觉,采取有效措施稳定消费者信心,促进制造业和投资复苏,同时关注劳动力市场平稳运行。此外,调整相关贸易政策,减少关税负担,将有助于缓解增长压力。未来几个月的经济数据将成为判断美国是否真正步入衰退的重要依据。
市场参与者和政策制定者需密切关注领先经济指标的变化,合理评估风险,积极应对挑战。总体来看,美国五月领先经济指标下滑反映出经济增长遇阻的现实压力,预示经济扩张动力减弱。尽管经济衰退尚未确立,但放缓趋势明显,需引起高度重视。通过多方协作和科学调控,有望有效缓冲经济下行风险,推动经济实现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