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商品和服务的购买过程中,似乎无处不在的隐形税负令消费者和商家双双承受压力,这种隐形的税负并非政府征收,而是信用卡和借记卡支付中令人难以察觉的手续费。仅在美国,过去一年商家支付的信用卡及借记卡手续费总额就达到了惊人的1260亿美元,这一数字已超过许多中小经济体的GDP。如此巨额的资金流入少数金融机构和支付网络中,形成了一个财富的巨大转移,不仅抑制了小企业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消费者的商品价格,扼杀了创新的活力。长期以来,2%到4%的手续费被习惯性地视为获得便利和安全的不可避免代价。然而,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一体系是否真的是必然存在的成本。 要想理解为何这一庞大的手续费体系难以被挑战,我们必须跳出表象,探究其背后的运作逻辑。
这套支付体系像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依托于复杂多层的结构,如发卡行、中间银行、支付处理器以及卡网络层层环绕形成的“收费高速公路”。通过这种结构,资金在消费者和商家之间流转的过程中,经过多个收费关卡,而这些费用最终由商家承担,继而通过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转嫁给消费者。 更为狡猾的是,消费者实则成为这套系统的拥护者,主要源于发卡银行通过部分手续费收入为持卡人提供奖励计划。从积分到返现再到航空里程,这些看似丰厚的“回馈”实际上是银行以商家支付的手续费作为资金池,变相吸引更多消费者使用信用卡支付。然而,这也导致现金支付或借记卡用户被迫为高消费群体的奖励买单,使得整个支付体系权益分配更加不均衡。 面对这种牢不可破的旧体系,市场曾寄希望于实时支付(RTP)网络,如清算所的RTP和联邦储备的新兴支付服务FedNow,期望通过银行间即时转账实现对传统卡网络的替代。
尽管技术上具备超高速、全天候交易等优势,RTP在零售场景中仍未能普及,关键原因在于其难以满足消费者和商家的核心需求。 其一是信任缺失问题。信用卡的最大优点之一即为内置的纠纷处理和退款机制——“chargeback”,保障消费者免受欺诈及商品不符风险,而RTP交易的不可逆性质使消费者若遭遇虚假交易便无处申诉,极大削弱了消费者的使用意愿。 其二是用户体验的挫败。信用卡支付是“拉式”交易,用户只需确认支付即可,过程简便快捷。相比之下,RTP要求用户主动将资金“推送”至商家账户,涉及打开银行APP、输入金额、核对商家信息,流程复杂繁琐,极大影响消费场景的效率。
其三是缺乏有效激励。消费者放弃信用卡返现奖励而转向无额外好处的RTP系统,从经济利益角度来看完全不具吸引力。换言之,RTP技术虽好,却未能抓住消费者的核心痛点,导致其零售市场的渗透面临天花板。 正因如此,真正的支付革命正在于Stablecoin(稳定币)技术的崛起。稳定币背靠真实资产保证价值稳定,结合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性,具备清算快、成本低、跨境便利等优势。当前市场上如USDC、PYUSD等由合规机构发行及托管的稳定币,已成为实现低成本、快速结算的有力工具。
借助稳定币,商家可以通过与现代支付处理商如Stripe、Coinbase Commerce等合作,快速接受数字资产支付。消费者只需从数字钱包中发送对应金额的稳定币,交易即可在几秒内完成,商家收款后资金可即时兑换成美元存入传统银行账户。整个过程手续费大幅下降,平均可控制在1%左右,远低于传统线上交易的3%左右费率,商户因此能够大幅节省成本。 更重要的是,稳定币技术为构建一个全新的支付生态提供了可能。设想全球大型零售商如沃尔玛、亚马逊等联合成立商户结算联盟,通过开源标准协议搭建稳定币支付网络,打造类似“支付业界的集装箱标准”般的统一基础设施。该联盟不仅能共建高效的支付链路,更能设立消费返现计划,直接为消费者提供与信用卡奖励相竞争的优惠。
此外,联盟还可创建完善的消费保护和纠纷解决机制,仿照传统信用卡的chargeback功能,而成本和效率均远优于旧系统。用户在熟悉的Apple Pay或Google Pay环境下就能实现“轻触支付”,而交易通过联盟的稳定币网络完成,整个体验既简便又安全。 然而,尽管蓝图宏伟,能否实现这场支付革命仍充满挑战。商业巨头们能否从竞争关系中联合起来,跨越利益壁垒,共同推进标准的制定和推广,是最为关键的社会难题。同时,数字资产和支付系统监管政策的日益完善和趋严,也对联盟的合规建设提出更高要求。 技术层面,系统设计必须保证安全性、可扩展性以及与现有钱包和银行系统的互操作性。
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吸引和改变终端消费者的支付习惯,形成规模效应,才能从根本上瓦解传统卡网络的垄断地位。 回顾支付手续费造成的1260亿美元巨额转移,显然这不是自然规律,而是长期路径依赖和利益格局固化的产物。通过穿透传统的支付壁垒,借助稳定币开启支付新纪元,不仅能够为商家节省大量成本,降低商品价格,更能改善消费者体验,促进经济公平与创新活力。 毋庸置疑,实现无手续费支付体系是一场跨越技术、监管、商业和心理多方面的革命。从单一技术突破,到多方协作推动标准再到普及数字资产教育,均需勇气与智慧。未来的支付世界不是不可避免的宿命,而是由拥有远见和决心的利益相关者共同塑造的选择。
当前,个别商家已能利用稳定币技术降低手续费负担,而更宏大的多商户合作联盟则有望彻底铲除旧制度的堡垒。面对1260亿美元的庞大“盗窃案”,挑战传统、拥抱创新是不可回避的责任和机遇。未来支付的竞争焦点,将是建立更加透明、高效且公平的价值流转机制,让经济循环不再为无谓的中间费用买单,而是真正服务于消费者和商家的共同利益,推动整个社会朝着更繁荣的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