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味切托斯’作为全球备受喜爱的零食品牌之一,其独特的辣味口感俘获了数以百万计消费者的心。然而,近日围绕该品牌发明权的法律纠纷引发业界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前PepsiCo高管理查德·蒙塔涅斯针对PepsiCo及其子公司Frito-Lay提起的诉讼最终败诉,法院驳回了他的控诉。这场诉讼不仅涉及品牌的创造归属,更反映了现代企业与个人创意权利之间微妙且复杂的关系。理查德·蒙塔涅斯曾宣称自己是‘辣味切托斯’的真正创始人,他的故事充满励志色彩,从1976年以清洁工的身份进入Frito-Lay,到后来成为公司多元文化营销和销售副总裁。他声称在1989年前后,灵感来源于墨西哥街头经典美食烤玉米(elote),在家中对未调味的切托斯进行各种调味实验,从而诞生了辣味版本。
1992年,PepsiCo正式推出辣味切托斯并迅速成为市场热销产品,创造了数十亿美元的商业价值。随着产品的巨大成功,蒙塔涅斯的个人故事也逐渐被包装成为传奇,包括出版了两本畅销书,以及2023年由伊娃·朗格利亚执导的传记电影《辣味传奇》。这些作品进一步提升了他作为品牌‘创造者’的公众形象。然而,事情并非一帆风顺。2021年,《洛杉矶时报》刊发了调查报道,Frito-Lay在报道中否认了蒙塔涅斯为‘辣味切托斯’唯一发明者的说法,称其说法为‘城市传说’,并表示公司在新产品开发方面依赖团队合作与科学研发,而非单个人的实验。此举导致蒙塔涅斯遭受了严重的职业打击,许多原本安排的演讲邀请被取消,收入锐减。
蒙塔涅斯随后提起诉讼,指控PepsiCo及Frito-Lay欺诈和诽谤,称其否认其贡献的行为损害了他个人声誉及经济利益。然而,位于加利福尼亚中区的联邦地区法院法官约翰·霍尔科姆于2025年5月宣布驳回诉讼。法院指出,蒙塔涅斯未能提供足够证据证明PepsiCo曾承诺公开其所谓的‘真实故事’。另外,诽谤指控也因缺乏‘实际恶意’的证据而被否决,即无法证明PepsiCo或Frito-Lay在发表相关言论时存在明知不实或对事实真相极端漠视的态度。判决强调,一家大型跨国企业在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的过程中,创意往往是多方努力的结果,而非单一人物对某产品的绝对拥有权。此外,法院认为蒙塔涅斯通过畅销书籍和电影塑造了自身影响力,从而提高了实际恶意的认定门槛。
PepsiCo方面未对判决发表评论,蒙塔涅斯律师也未立即回应。此案反映了今日企业文化中,个人贡献与集体研发之间的矛盾。现代食品行业创新依赖于跨部门协作与系统研发,单一个体在其中的具体贡献往往难以精准界定。然而,传奇化的创造者故事对于市场品牌的塑造及文化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营销战略中,这类故事能够强化消费者情感连接和品牌忠诚度。尽管蒙塔涅斯此次败诉,但其个人经历依然激励着许多在职场和生活中努力奋斗的普通人。案件也引发公众对新闻报道中企业回应的解读和传播的关注,以及对商业叙事真实性和商业伦理的深入思考。
总体而言,’辣味切托斯’的诞生是企业创新与市场运作的典型案例,也是商业故事与法律事实相互交织的复杂范例。对消费者而言,这次法律事件或许没有改变产品本身的美味体验,但却揭示了隐藏在品牌背后的多层面价值认知和权利归属争议。未来,食品和饮料企业在保护创新成果的同时,也需更加注重对员工创意贡献的公平认可,避免类似纠纷再次发生。同时,公众和媒体应以更为严谨和全面的视角对待此类涉及企业声誉和个人荣誉的争执,将真实公正作为核心原则进行报道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