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啤酒行业格局经历重大调整,尤其在俄乌冲突等政治因素影响下,不少国际企业在俄罗斯市场的战略布局出现了波动。作为全球最大的啤酒生产商之一,比利时Anheuser-Busch InBev(简称AB InBev)与土耳其Anadolu Efes自2018年成立合资企业AB InBev Efes以来,双方共同运营俄罗斯及乌克兰的啤酒业务。此次合资企业包含俄罗斯境内11家啤酒厂,生产著名品牌如Klinskoe和Efes Pilsen,业务覆盖广泛且市场份额稳固。然而,随着俄乌冲突爆发,全球投资环境的不确定性骤增,AB InBev在2022年4月宣布考虑退出俄罗斯市场,计划出售其合资企业中的50%股份给Anadolu Efes。这一举动显示出国际企业对俄市场风险的谨慎态度。实施这一计划的过程中,俄罗斯监管部门却多次阻挠,最近又一次明确拒绝了Anadolu Efes的收购提议。
这一决定不仅影响双方的利益分配,也体现了俄罗斯政府对于本土市场控制权的强烈需求。俄罗斯官方于2025年1月将AB InBev Efes在本土的资产及经营权交给了名为Vmeste的临时管理集团,实际上收回了合资企业的控制权。这一举动被视为对外资退出俄罗斯的回应措施,强调对战略行业的国家掌控。针对监管部门最新拒绝收购申请,Anadolu Efes表示正在与AB InBev共同审视下一步行动方案。事实上,双方曾在2024年10月达成新协议,拟通过AB InBev收购Anadolu Efes在乌克兰业务的股份,换取Anadolu Efes获得俄罗斯业务的完全控制权。此策略试图借助双方各自对俄乌市场的业务布局,实现股份互换以缓解因地缘政治引发的经营风险。
然而,俄罗斯方面的持续阻挠使得该计划推进困难重重。Anadolu Efes在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中剔除了其俄罗斯啤酒业务的合并财务数据,相关业务仅被视作金融投资纳入账目。这表明公司当前对俄罗斯业务的控制权及收益确认存在不确定性,强调了俄市场复杂的商业环境。数据显示,在2025年第一季度,合资企业在俄罗斯的啤酒出货量有所增长,达到630万百升,同比增长7.7%。尽管销量上升,公司净销售额和毛利润均略有下降,分别减少0.8%和1.2%。此外,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出现8%的滑落,而息税前利润(EBIT)大幅上升68.4%。
净利润则有较大跌幅,下降78.9%。这些财务表现反映了市场需求与成本压力的双重影响,同时也揭示出执行层面波动的压力。纵观整个事件,俄罗斯政府强硬管控涉及外资的合资企业,特别是在关键消费品行业,彰显了当前全球政治经济环境下国家主权与市场力量间的博弈。对于Anadolu Efes和AB InBev而言,如何调整投资策略以适应复杂的国情与地缘政治局势,成为双方亟需解决的问题。从战略角度看,Anadolu Efes欲借收购扩大其在俄罗斯市场的独立运营权,减少对国外公司业务影响的依赖,然而市场开放程度与监管政策仍是制约因素。AB InBev则希望通过出售俄罗斯业务份额,规避相关风险,同时稳固乌克兰市场参与力度,实现资产合理配置。
与此同时,俄罗斯本土市场的管理权转为Vmeste集团“临时管理”,这一安排透露出政府在维护经济稳定及利益保护方面的意图。未来,随着国际制裁、地区局势以及政策调整的演变,合资企业的持股结构及运营模式或将持续变化。在不确定的背景下,双方合作关系可能会面临重塑,甚至发展出新的业务模式与合作机制。对于投资者和市场分析师而言,密切关注俄罗斯监管政策动态及合资企业双方的战略调整,将有助于更精准地判断啤酒行业在俄罗斯及周边地区的前景。此外,全球供应链的影响、消费者行为变化与货币波动,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合资企业的业绩表现和市场策略。综合来看,Anadolu Efes与AB InBev合资企业的纷争不仅反映了企业在政治风险中的应对,更折射出跨国公司在动荡区域寻求生存与发展的艰难抉择。
未来,随着地缘政治环境的持续演进,各方如何平衡商业利益与国家利益,将决定俄罗斯市场啤酒产业的走向与格局重塑。面对多重挑战,灵活应对和策略创新将是企业立足的关键。业内观察人士普遍认为,除非俄罗斯监管环境出现重大转变,Anadolu Efes实现完全收购将持续受阻,双方需寻找更多合作和妥协空间以维护市场稳定。与此同时,市场竞争加剧以及消费者偏好变化也将为本地化品牌带来新的发展机会。整体而言,俄罗斯拒绝Anadolu Efes收购AB InBev持股再度彰显出区域政治经济风险的复杂性,促使相关企业重新评估全球布局及风险管理策略,以应对未来更为多变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