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CVD)作为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的首要原因,其风险评估和预防策略一直是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关于在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中是否应当继续使用“种族”作为变量的争论愈发激烈。2023年末,美国心脏协会(AHA)宣布推出一套新风险计算工具PREVENT(预测心血管疾病事件风险),核心变化之一即是从风险评估模型中去除了种族因素。此举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涉及医学科学、社会公正以及医疗政策等多个层面。本文将详细剖析剔除种族因素的背景、科学依据与争议,并探讨这一变革可能对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和医疗公平性带来的长远影响。 种族作为医学变量的历史背景和复杂性 “种族”作为一种社会构建的概念,在人类历史与社会结构中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影响。
医学领域内,种族被用作疾病风险预测的一个变量,试图综合反映遗传差异、文化习惯、社会经济地位以及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尤其是在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中,传统预测模型将种族纳入考量,是基于大量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不同种族群体的疾病发病率、病情进展和预后存在显著差异。例如,在美国,非裔美国人普遍表现出较高的高血压患病率和相关心脏事件风险,而亚洲裔群体在某些疾病的表现上又与其他人群不同。 然而,种族并非一种精确的生物学分类。大量遗传学研究表明,人类基因的变异性在种族内部甚至个体间远远高于不同种族之间。种族归类往往依据肤色、面貌等外显特征,这些特征与基因组的复杂多样性之间仅能算作一定程度的相关性。
因此,种族无法作为直接的遗传代理变量,它更多承载的是一系列历史、社会与文化因素的复杂集合体。这使得种族作为风险因子有其内在的局限性和潜在风险,尤其是在可能加剧医疗歧视与不公平的背景下。 美国心脏协会取消种族变量的动因 基于对种族作为“社会构建”的认知,AHA新风险模型PREVENT选择取消种族因素,强调种族不是生物学变量,而是一种反映不同群体社会经历和结构性不平等的代理。该举措旨在避免种族标签成为医疗决策中的固化偏见源,防止假定种族作为生物属性直接影响疾病风险,从而促进医疗公平。同时,PREVENT引入了更多反映健康指标的变量,如肾功能指标和血糖控制状态,希望能够用更直接的生理指标替代难以定义的社会标签。 AHA委员会认为,持续将种族作为风险计算因子可能无意中强化了医疗系统内存在的种族刻板印象和结构性不平等,加深患者的医疗不信任感,阻碍真正针对社会决定因素的干预和资源分配。
因此,剔除种族因素被视为一种对抗医疗种族主义的进步措施。 科学争议与现实挑战 尽管剔除种族变量在社会正义语境下具有合理性,从科学角度上也引发了不少质疑和担忧。首先,完全抛弃种族因素忽视了其作为多种遗传、环境和社会经济变量的综合代理的现实作用。虽然种族无法精准代表基因构成,但它依然比单纯社会经济指标能提供更多在大规模流行病学数据中验证的疾病风险信息。目前的基因测序和多组学技术尚未成熟到能够普及化使用,也未能完全揭示复杂疾病的遗传机制,因此遗传信息的直接获取与应用尚不现实。 此外,新模型剔除种族后,部分群体可能因未被精准识别其特有风险而面临低估心血管疾病实际风险的危险。
以亚洲裔群体为例,他们在较低体质指数(BMI)水平时便显示出更高的2型糖尿病风险,国家基于此制定了不同的筛查标准。如果种族被忽视,类似种族相关的风险轮廓可能被忽略,导致筛查不足和后续干预延迟,加重健康不平等。 经济和技术壁垒也不容忽视。全面推行基因检测费用高昂,且目前大部分基因研究数据严重依赖欧洲血统人群,存在族群外推误差。种族信息虽有瑕疵,现阶段仍是最便捷的风险评估辅助工具之一。反而,盲目取消种族变量可能加剧医疗资源分配的不公平。
社会影响与医疗公平的考量 种族与健康的关系,是基因、社会环境、文化行为及医疗体系多因素交织的复杂产物。剥离种族容易忽视这些因素如何交互作用,掩盖真正的健康差异根源。AHA试图通过替代社会经济指标来减轻不平等,但在现实中,收入、教育水平等变量同样复杂且易受政策环境影响,且难以准确捕捉种族独特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医保可及性。 更重要的是,医疗界须防范因移除种族变量引起的风险忽视和误诊,进而可能导致部分少数族裔群体更难获得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医疗从业者应提升对社会决定因素的敏感性,同时利用包括种族在内的多维度数据,避免简单的“去种族化”能够换来实际改善。推动种族因素的恰当理解和用法,也比单纯取消更加科学合理。
未来展望——精准医学与综合风险评估 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是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精细分型的基因组学技术,实现真正的精准医学,而非使用模糊的社会标签。随着科学不断进步,期待能够替代粗糙的种族指标,采用更多基于个体遗传背景、生理状态和生活环境的综合风险评估工具,减少偏差,提升疾病预警的准确性和公平性。 同时,政策制定者、医疗机构和研究团体需投入资源,消除结构性医疗不平等,增强边缘群体的健康服务可及性。这包括推动多样化的临床研究,丰富非欧洲血统群体的基因与健康数据,促进社会指标的细化和标准化,确保未来风险评估工具既科学精准又具有社会敏感性。 总结 种族作为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变量的剔除,反映了当今社会对医疗公平性与种族正义的高度关注。然而,该变革如果脱离科学数据支持与临床现实考量,可能适得其反,扩大健康差距。
科学界应保持警醒,避免政治压力取代循证医学的原则,不断深化对种族与疾病关联的本质理解,探索更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路径。拥抱精准医学技术发展,实现多维度、个体化健康风险解析,是迈向公平和高效医疗服务的关键。只有在科学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消除种族健康差异、提升全人类健康水平的伟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