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4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在华盛顿出席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的听证会时表示,美联储将继续保持其利率政策不变,等待更多经济数据的出现后再做调整。这一立场与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公开要求美联储立即大幅降息的呼声形成鲜明对比,引发市场和政界的广泛关注。鲍威尔强调,美联储目前处于一个“观望”的阶段,重点是评估未来几个月经济的走向,尤其是关税对通胀的影响。鲍威尔指出,许多经济学家预计,关税将逐渐推动通胀攀升,但具体上升幅度和传导至消费者的程度仍存在不确定性。因此,美联储必须谨慎行事,避免在数据不充分的情况下贸然调整利率。鲍威尔还表明,若通胀上升不及预期,或者失业率出现显著上升,美联储可能会更快地采取降息措施。
尽管如此,他拒绝透露是否会在7月份的会议上调整政策,显示出高度审慎的态度。这种稳健的姿态获得了国会中共和党和民主党的支持,许多议员对鲍威尔坚持控制通胀和促进就业双重使命的担当表示认可。与此同时,特朗普对鲍威尔的政策表达了强烈不满,继续通过社交媒体猛烈批评他“愚蠢”和“无能”,甚至呼吁国会采取行动,制约美联储的独立性。特朗普的攻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对当前经济增长放缓和市场波动的担忧,以及对降息政策希望借此刺激经济的期待。然而,联邦储备作为独立机构,其决策原则主要依据经济数据和货币政策目标,避免政治压力影响专业判断。鲍威尔在听证会中明确表示,联储的首要任务是为广大美国民众“提供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这远超政治分歧的范围。
关注点还集中在关税政策对通胀的潜在推升作用。过去一年美国与主要贸易伙伴间的关税战激化,导致许多企业成本上升,部分传导到了消费端。美联储内部及经济学界对此意见不一,一些预测认为通胀将显著上升,而另一些观点则认为传导受限,通胀压力有限。鲍威尔表示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数据来验证这一趋势,这是当前决定继续观望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前美国经济表现呈现复杂信号。一方面就业市场保持稳健,失业率保持低位,有助于消费支出和整体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制造业和出口行业受到关税和国际贸易环境的影响表现疲软,部分企业投资缩减,市场对未来增长持谨慎态度。面对这一局势,美联储需在维持经济增长和防控通胀之间保持平衡,确保货币政策既不压制经济活力,也不放任物价水平失控。从全球角度看,其他主要经济体如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的政策走向也为美联储提供参考。多国央行采取宽松政策刺激经济的同时,美联储显得较为保守,这也反映了美国经济体制和通胀风险的独特性。投资者和市场分析师普遍预计,美联储未来在利率决策上将保持审慎态度,避免突发的政策波动引发市场剧烈反应。特朗普与鲍威尔之间的政策分歧也提醒公众,货币政策的制定不仅仅基于短期政治考虑,更依赖精确的经济数据和长远的战略目标。
总结来看,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坚持的“按兵不动”政策体现出其对市场波动的防范意识和对经济结构性变化的深刻理解。尽管政治压力和市场预期影响不可忽视,但权威的货币决策仍然应以数据和理性为基础。美国未来几个月乃至一年内的利率走势将取决于对通胀情况、就业市场和国际贸易环境的综合评估。市场参与者应密切关注经济指标发布和美联储官员的表态,以把握政策信号和调整自身的投资策略。特朗普的持续施压虽有可能在政治层面引发更多讨论,但联储的独立性保障了其专业性和政策的连续性。无论政治风云如何变幻,利率政策的稳健执行对于维持美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都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