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加拿大温哥华的一位17岁少年莱肯·帕凡离开家乡,前往欧洲旅行,起初他的家人以为他只是背包游历,享受年轻人的自由时光。然而,事实却出人意料——莱肯被俄罗斯情报机构招募,成为一名间谍,最终于波兰被捕,现正服刑于波兰监狱,面临长达20个月的监禁。此事件不仅震惊了他的家人,也引发了加拿大以及国际社会对于青少年在国际间谍活动中易受利用的关注。 莱肯的故事始于2024年4月,他先飞往土耳其,随后抵达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最终来到俄罗斯控制的乌克兰顿涅茨克地区。正是在这里,俄罗斯联邦安全局(FSB)的特工锁定并成功招募了尚且年轻且单纯的莱肯。尽管家人所在的加拿大对这一切一无所知,莱肯独自踏上了这条充满危险的道路。
根据波兰法院的判决文件,他承认自己在被劝诱后接受任务,前往华沙搜集波兰军方信息,并试图接触军事人员。令人意外的是,莱肯并不精通波兰语,这说明情报部门对他的利用更多是基于信息收集而非深入潜伏。 莱肯的母亲安德莱恩·尼尔森此前与儿子关系疏远,但在他的欧洲旅行期间,两人重新建立了联系,通过WhatsApp和Telegram保持频繁通讯。起初,莱肯向母亲声称自己在丹麦农场工作,甚至请求一些资金购买飞往华沙的机票。令人心碎的是,仅仅在他抵达波兰几个小时后,莱肯便被当局逮捕。他被控涉嫌为俄罗斯情报机构从事间谍活动并认罪,目前正服刑,预计将在2026年初获释。
这起案件令人担忧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莱肯本身拥有军事背景。他来自一个军人家庭,父亲凯文·帕凡曾在波斯尼亚和阿富汗服役,莱肯自己曾长期参与加拿大军队学员计划及预备役部队,原本计划成年后正式加入加拿大军队。这种背景可能使他成为俄罗斯情报机构瞄准的目标,因为俄罗斯特别关注有军事联系的个人,认为他们具备潜在的利用价值。 莱肯被指控在丹麦中途停留期间被指示申报护照丢失,并获取新的旅行证件,以掩盖其俄罗斯旅行的轨迹。此外,他被告知将通过加密货币收取报酬,这反映了现代间谍活动的数字化趋势,也增加了执法机关追踪资金流动的难度。令家人和法律顾问关注的是,尽管加拿大的安全机构如加拿大皇家骑警(RCMP)和加拿大安全情报局(CSIS)早前知晓莱肯计划前往俄罗斯占领区,似乎未能采取有效措施阻止他的行程,导致事态进一步恶化。
家庭法律顾问约翰·金曼·菲利普斯对此严厉批评,他认为加拿大安全部门的缺失导致了青少年的悲剧。“如果早期介入,依法处理,可能会避免莱肯步入犯罪道路,重点应放在他作为年轻人的矫正及心理辅导方面,而非让他陷入他国牢狱。”他表达了对目前监狱服刑模式的担忧,并呼吁加拿大反思其内部安全协作机制和青少年保护工作。 莱肯的朋友透露,少年曾多次谈及想去俄罗斯旅行的想法,试图逃避在加拿大温哥华岛的困难与困扰。朋友表示,莱肯逐渐认识到自己陷入难局,已经泄露了护照和军事身份信息给一个自称人道主义组织的团体后,他深感无路可退,甚至有放弃旅行意愿,但担心如果放弃可能面临加拿大当局的不利处理。他的心理挣扎显露了被招募和精神胁迫的典型特征,这对理解青年间谍如何被操控提供了宝贵视角。
国际专家指出,自乌克兰冲突爆发以来,俄罗斯情报机构加紧扩展海外间谍网络,特别在北约国家中寻求各种可招募的潜在目标。英国查塔姆研究所的俄罗斯与欧亚项目高级研究员基尔·贾尔斯表示,俄罗斯对招募“廉价且易接近”的信息收集人员热衷,这些新手间谍即便被捕,也能通过恐惧和不确定性扰乱西方社会秩序。俄罗斯在此类行动中的人员被视为“可抛弃的工具”,足见其背后的风险与残酷。 而加拿大政府方面,全球事务部回应称正在与波兰当地当局保持沟通,尝试为莱肯争取转回加拿大服刑的可能性,但出于隐私和国家安全考虑,未透露更多具体细节。莱肯的母亲不断呼吁尽快让儿子回国,强调儿子已经自首,并未完成间谍任务,他不该被关押在外国监狱中。 整个案件暴露了现代国际局势中的复杂交织,既有个人的悲剧,也有大国间谍战的激烈角逐,更揭示了年轻人在全球安全博弈中的易受伤害地位。
加拿大社会需要正视青少年因家庭变故、心理脆弱以及军事身份带来的风险,以及国家安全部门在预防跨国间谍活动中的挑战。加强跨国情报交流与法律协作、完善对年轻涉事者的保护和矫治机制,成为不可回避的课题。 在当今数字信息时代,间谍活动愈发隐蔽和多样化,从网络招募到加密货币交易,传统安全手段面临巨大挑战。莱肯案件提醒政府、家庭及社会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身份安全,避免他们成为全球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此外,通过教育和公共宣传,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减少被外部势力利用的风险,也非常必要。 随着莱肯未来的释放日期临近,加拿大政府及其安全机构如何处理此案,既是对国内安全体制的考验,更影响公众对国家保护青少年免受外国势力侵害能力的信心。
莱肯的经历不仅是个人命运的转折,更反映了大国博弈下的微观缩影,值得社会各界深思和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