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部分国家实施广泛关税措施,引发市场短期波动,尤其是高收益债券市场经历了一轮剧烈调整。然而,随着90天关税暂停期结束,众多基金经理和投资银行人士纷纷表达出对高收益债券的坚定信心,甚至准备加大投资力度。本文将深入分析在关税争端再度升级背景下,投资者为何选择加码美国垃圾债券,市场风险与机遇如何并存,以及这对未来高收益信用市场的影响。 高收益债券,通常被称为“垃圾债”,由于发行企业信用评级较低,风险较高,因此收益率通常高于投资级债券。它们的信用利差,即相较于无风险美国国债的额外收益,是衡量该类债券风险的重要指标。4月份所谓的“解放日”关税宣布后,信用利差大幅扩大,市场对企业偿债能力产生担忧,投资者出现恐慌性抛售行为。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负面情绪未持续超过两周,信用利差迅速收窄,显示市场对冲击的承受力极强。 投资者选择加码高收益债券背后有多重因素。首先,美国整体经济基本面依旧稳健。尽管贸易摩擦带来一定压力,但企业盈利能力以及现金流状况普遍保持稳健。这使得多数高收益企业具备较强的还款能力,违约风险并未显著上升。其次,投资者普遍认为美国政府在贸易谈判中展现出的灵活性和适时妥协能力,为市场提供了“安全网”。
正如德意志银行负责北美高杠杆债权资本市场的主管桑迪普·德赛所言,市场总认为政府会在谈判僵局中寻求解决方案,而非坚决对抗,这一预期极大缓解了投资者的紧张情绪。 此外,即使在地缘政治风险升温的背景下,如以色列和伊朗冲突升级,高收益债券的反应同样平稳,信用利差未出现异常扩大。这体现了投资者对当前市场环境下风险的“视而不见”或“看穿”态度,纷纷将市场波动视为买入良机。中海资本联合创始人、流动信用策略负责人迈克尔·莱维丁指出,现代投资者对新闻头条中的负面信息逐渐麻木,不再盲目恐慌,而是理性分析基本面与宏观环境,从而保持清醒冷静的投资策略。 从债券质量上看,高收益债券的整体信用状况有所改善。多家资产管理机构观察到,发行人的财务健康水平提高,违约率维持在较低水平,这为信用投资注入积极因素。
尼伯格伯曼全球非投资级信用主管约瑟夫·林奇强调,投资者对高收益债券的信心部分来自于当前债券发行人的信用质量提升,这与过去存在较大差异。企业在负债管理和资本结构优化方面做出了积极调整,使得整体风险降低,增强了市场吸引力。 关税的不确定性曾一度让市场陷入紧张状态,但事实证明,投资者逐步适应了这种复杂的贸易环境并调整了投资策略。许多基金经理不再把贸易争端视为灾难性事件,而是看作周期中的正常波动,甚至是逢低吸纳的良机。这种认知转变使得高收益债券市场在短期冲击后迅速恢复活力,风险溢价回落至更具吸引力的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在全球经济面临多重挑战的当下,美国高收益债券的表现不仅反映出投资者风险偏好的转变,还透露出美国经济的韧性。
尽管贸易摩擦可能限制部分行业的增长,但整体资本市场显示出流动性充裕和投资需求稳定的特点。投资者通过高收益债券获得相对较高收益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利率和货币政策波动的敏感度。 从宏观视角来看,贸易政策作为影响市场的重要变量,其变化对高收益债券市场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严苛的关税政策可能提高企业成本,抑制利润,增加违约风险;另一方面,政策调整和谈判进展则能缓解紧张情绪,推动信用利差收窄,提升债券价格。市场表现出的耐心和理智,反映出投资者对美国经济体系和资本市场机制的信任。 未来,投资者在踏足高收益债券市场时,需要密切关注贸易谈判的进展及相关政策动态。
尽管市场短期波动难以避免,但基于对企业基本面的深入研究和对宏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预期,高收益债券仍具有吸引力。债券的风险溢价和潜在回报使其成为分散投资组合风险、提升收益的重要工具。 总结来看,尽管美国再次爆发贸易争端引发市场震荡,投资者反而选择加码高收益债券,彰显出市场对当前经济环境和企业偿债能力的信心。随着信用利差回落和债券质量提升,高收益债券正成为风险偏好增加背景下的关键资产类别。未来,投资者应继续关注政策动向、企业基本面以及全球经济环境变化,科学布局,捕捉这一市场中的投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