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稳定币作为连接传统金融与加密货币市场的重要桥梁,受到了全球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的密切关注。尤其是在韩国,作为亚洲重要的金融与科技中心,各方对韩元稳定币的可能发行表达了极大的兴趣。然而,韩国银行(Bank of Korea,简称BOK)作为韩国的中央银行,对韩元稳定币的发行依旧保持谨慎甚至是怀疑的态度。在近期与美国稳定币发行机构Circle的多轮会议后,韩国银行的立场虽有所交流,但其对该领域潜在问题的担忧依然显著。韩国媒体Newsway报道,Circle的高管团队与韩国银行及韩国国会的多名议员进行了非公开会谈,交流了稳定币相关的思路与可能的发展路径。但会议内容并未对外披露具体议题,显示出双方仍处于初步探讨及意见交换阶段。
与此同时,Circle还计划与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Financial Services Commission,FSC)进一步对话,韩国作为监管重点,显然正在权衡如何在维持市场创新活力与防范金融风险之间找到平衡。韩国的新政府于2025年6月3日上任后全面调整金融政策框架,提出了发行与推广韩元稳定币的方案。总统李在明曾公开承诺将推动发行与韩元挂钩的稳定币,用以支持商业交易和国际贸易。然而,韩国银行行长李昌镛对此方案表达了明确的担忧和保留意见。李昌镛行长指出,虽然韩元稳定币的发行有助于国内数字资产生态的完善,但它也将间接增加对美元挂钩稳定币的需求和流动性。此举可能导致韩国货币政策在外汇管理方面面临更大挑战。
更具体来说,韩元稳定币容易被兑换成美元稳定币,促使跨境资本流动的复杂性提高,这无疑对韩国央行的外汇储备和市场稳定产生压力。此外,稳定币的兴起可能冲击传统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数字货币的普及可能使得银行在支付结算环节的主导权被弱化,从而影响其利润来源和业务创新空间。基于这些考虑,韩国银行表示不会反对发行韩元稳定币,但强调需要在国家财政部、金融委员会及有关部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谨慎制定相关政策。业内人士也感叹,虽然全球知名加密公司对韩国市场极为关注,积极与国会及监管层建立联系,但韩元稳定币的真正落地仍然遥遥无期。目前,韩元稳定币的发展更多是处于观点交流、政策探讨阶段,而非全面推进。
与此同时,美元稳定币如USDT和USDC在韩国的交易量不断攀升,显示出市场参与者对美元挂钩数字资产的强劲需求。据加密货币数据平台CoinGecko统计,2025年6月18日,韩国主要交易所Bithumb的USDT日交易额近9700万美元,几乎占平台总交易额的14%。这一数字远远超过比特币等主要数字资产,凸显出美元稳定币在日韩市场的主导地位。数字资产领域内也带动了多个以稳定币为基础的区块链项目快速成长,如具有本土特色的“kimchi coins”,包括StormX、fanC和MEV等。这些项目或将为未来韩元稳定币的生态建设提供模范和经验。南韩的监管机构也正加紧制定和完善数字资产立法框架。
2025年6月10日,亲朝鲜民主党议员、总统李在明的关键盟友闵炳德(Min Byung-deok)提出了名为《基本数字资产法》的私人成员法案修订版本,其中包含多项关于稳定币采用的条款。国会于6月17日举行公开说明会,向公众和利益相关方介绍法案内容。该法案的推进显示出韩国立法层面对数字资产监管的积极态度,但同时也需兼顾风险管控。举例来说,稳定币如何保证资产储备的安全、如何防范洗钱风险、以及如何避免市场波动对整体金融体系的冲击,都是立法关注的重点。韩国银行和财政部门强调,只有在这些关键问题得到充分解决的前提下,才能推动韩元稳定币在国内的合规发行。此外,随着中韩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腾讯公司亦计划斥资200万亿韩元(约合150亿美元)收购韩国游戏巨头Nexon的股份,这体现了中国科技巨头在韩国本土文化内容市场的进一步渗透。
数字货币及稳定币的发展无疑将影响这一跨国数字生态的发展格局,也为双方带来政策监管和市场竞争的双重挑战。综上,韩国银行对韩元稳定币的审慎态度反映了数字货币革新与传统监管理念的冲突与融合。虽然政府和行业内都有强烈的推动意愿,但央行强调的外汇风险和对商业银行利益的潜在影响,成为政策制定者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未来,随着数字资产法规的逐步完善和国际合作的深化,韩国或将迎来更加成熟的韩元稳定币生态体系,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国内金融创新和全球贸易需求。在此过程中,保持对金融稳定性的高度关注和跨部门联动将是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