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正逐渐成为各行业关注的焦点。LinkedIn这一全球最大的职业社交平台,近期引起广泛讨论的一个话题是其在隐私设置中默认开启的“数据用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改进”功能。此设置默认启用,意味着用户的部分数据将被用于训练和优化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而多数用户可能并未察觉这一事实。这一现象引发了隐私保护和数据使用透明性的争议。Microsoft旗下的LinkedIn长期以来以其职业网络生态和海量用户数据闻名,数据的有效利用一直是其产品创新和服务优化的核心。然而,当数据被用于训练复杂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时,用户对隐私的担忧不容忽视。
具体而言,该功能位于设置中的“数据隐私”部分,名为“如何使用您的LinkedIn数据”。该开关默认被设为开启状态,这意味着除非用户主动关闭,平台将默认利用用户信息提升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性能和效果。多数用户发现这一情况是在社区讨论中获悉,平台在推行该策略时并未发出显著公告或通知,这种缺乏透明度的操作方式被部分用户视为“默认同意”的不公平行为。优点方面,利用真实用户数据训练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显著增强模型对职业语境的理解与响应能力,带来更精准的个性化推荐、职业规划辅助和内容生成服务。对企业和求职者双方均能产生积极影响,深化职业服务生态的智能化水平。另一方面,用户隐私权的潜在风险引发了广泛担忧。
数据在传递给训练系统过程中虽经过一定程度的脱敏处理,但深层次的隐私保护仍需强化。用户普遍关心其职业信息、通信内容、行为数据等是否被过度获取或在未经充分授权的情况下使用。此外,默认开启的设置造成用户“不知情同意”,这与当前国际上数据保护法规——如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强调的明示同意原则存在冲突,降低了用户对平台的信任度。对于用户来说,了解如何管理和保护个人数据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进入LinkedIn的“设置”页面,找到“数据隐私”选项,然后仔细检查“如何使用您的LinkedIn数据”中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改进设置,决定是否关闭或保持开启状态。此外,定期审查个人资料内容,并谨慎对待公开的职业信息和互动行为,可以有效降低隐私泄露风险。
对于企业和平台运营者来说,平衡数据创新与用户隐私保护成为必须解决的挑战。加强对数据使用流程的透明化,完善用户权益保障机制,并通过教育引导帮助用户理解各项设置的实际影响,是建立长期信任的关键路径。展望未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将以更加深入和多元的方式融入职业社交领域,推动智能招聘、职业成长路径规划等应用场景创新。平台应积极探索合规且尊重隐私的解决方案,确保技术发展惠及用户,同时维护其核心权益。综上所述,LinkedIn默认开启的“数据用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改进”功能体现了当前数字平台在数据驱动创新上的典型做法,但也提醒我们在科技进步的浪潮中,对隐私保护和数据主体权益的关注不可缺席。用户应主动认识和管理个人数据使用,平台则需承担更多透明与责任,共同构建安全、可信的数字职业生态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