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国科技部长彼得·凯尔在谷歌云峰会上发表讲话,宣布与谷歌达成合作,计划在2030年前培训10万名公务员掌握最新技术,以加速公共部门的数字转型和技术现代化。虽然这一消息在表面上看似迈出了重要一步,但经过深度调查和权威消息来源确认,这场被称为“战略伙伴关系”的合作协议实际上没有具体商业条款,也不存在政府向谷歌支付任何费用。此举不仅令行业专家和采购专业人士感到失望,更让公众对政府在推动数字经济和公共技术改革的诚意和执行能力产生了严重怀疑。 彼得·凯尔在演讲中自述频繁与大型科技企业会面,强调他是“代表英国纳税人谈判”的,并承诺帮助政府摆脱长期绑定过时技术供应商的困境。遗憾的是,现实却是合作缺乏具体合同支持,也没有明确的责任、服务标准或绩效保障,实乃“空头支票”,仅是一个名义上的框架协议。这导致很多资深公共部门采购专家质疑,此乃政府技术采购领域的一次“非承诺”举措,实际利益只会流向谷歌,而政府及民众获得的回报并无保障。
英国政府公共采购体系中长期存在的“遗留系统”问题,是制约数字化进展的关键症结。许多核心政府机构依赖数十年前签订的庞大合同,这不仅限制了对新兴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接受度,还形成了高度的“供应商锁定”效应。谷歌这次合作是否能破除这一局面尚无定论。2024年英国内阁办公室文件曾披露,政府云计算采购严重依赖AWS和微软Azure,缺乏供应商多样化且面临谈判权受限的挑战。谷歌虽然在全球市场上具备竞争力,但单靠一份“没有商业协议的框架合作”,很难为政府提供真正的技术和价格优势。 此外,英国政府内部数字采购人才极度短缺也为技术现代化蒙上阴影。
公共账目委员会多次指出,政府缺少具备数字采购专业知识的人员,导致关键技术项目频频出现合同管理不善、缺乏竞争招标等问题,浪费了大量公共资源。以英国税务与海关总署HMRC为例,2025年因缺乏采购能力而无竞争条件地延长了价值3500万英镑的合同,显著拖延了系统现代化进度。更严重的是,HMRC长期继承的逾100亿英镑价值的“传统系统合同”已超期多年,进一步彰显政府技术治理面临的结构性困境。 与谷歌达成的合作虽然提出要“提升公务员技术素养”,但没有说明如何保证这些培训真正落地且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谷歌旗下人工智能机构DeepMind被赋予的“技术支持”角色,也未见清晰定义其工作范围及成果衡量标准。这种缺乏透明度的合作方式难以激发政府内部数字人才的信任和积极性,反而可能加剧内部对“空话连篇、无实质进展”的不满。
英国数字化转型领域的困境,还反映了整个政府组织架构与策略协调的难题。虽然2019年以来成立的数字商业卓越中心以及将内阁办公室的中央数字与数据办公室整合入政府数字服务,意在实现政策、技术和采购一体化管理,但实际效果有限。领导层缺乏明确的责任分工和执政意愿,人才储备与预算支持不足,导致数字项目经常停留在方案设计而无法落地执行。 更加令人忧虑的是,英国部分重要政府机构的人员结构调整与数字战略存在矛盾,有效推动数字化的岗位被裁减,专业技术人才被流失。据公共账目委员会2023年报告,公务员数字化队伍不仅人手不足,内部支持和协调也极其薄弱,阻碍了数字化目标的实现。业界普遍担忧,在如此条件下,靠单一巨头如谷歌的“战略合作”难以扭转颓势,反而将加剧市场依赖与供应商集中度,提高潜在风险。
英国政府与谷歌的这场“合作”事件揭示的不仅是一次业界公关表态,更深刻体现了英国公共部门数字治理体系的结构性矛盾。从机遇角度看,人工智能、云计算和数字基础设施的持续发展为政府创新服务和提升行政效率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利用大型科技企业的前沿技术优势及资金能力,可以帮助公共部门实现业务模式转型和技术升级,推动智慧治理和数字经济建设。 然而,迈过这道门槛需要的不只是合作意向,更需要明确的政策框架、合同规则、采购透明度和风险管控。同时,加强政府内部数字专业人才建设、完善跨部门协同、杜绝供应商锁定现象、推动竞争性采购机制与数据共享保护措施才是实现持久改革的关键。无论英国科技部长如何包装与谷歌的关系,公众和市场的期待显然远不止于一个没有实质保障的“合作框架”。
总而言之,英国科技部长与谷歌的“无协议”合作反映了英国政府在数字转型道路上的现实挑战。继承数十年的技术负担、人才缺口、采购体系不完善及供应商依赖问题层层交织,使得数字化愿景难以快速兑现。未来,政府需要以更多务实举措填补政策与执行的差距,强化内部技术能力和商业谈判实力,才能真正释放数字经济的潜力,服务公共利益。唯有如此,英国才能摆脱“遗留系统”的枷锁,在全球数字化浪潮中占据领先位置,迎来真正的数字治理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