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加密货币市场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和剧烈的价格波动,成为全球金融生态中备受关注的焦点。尽管加密货币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资产类别和机会,但其高风险性和监管缺失也引发了众多担忧。英国作为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正积极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以平衡加密货币创新与金融安全。2025年6月18日,英国央行高级官员公开表示,将于2026年提出针对银行与加密货币相关业务的新限制方案,目标是通过监管提升金融体系的韧性和稳健性。 英国银行负责审慎监管政策的执行董事David Bailey在伦敦Risk Live Europe会议上阐述了相关意向。他强调,英国倾向于采取较为严格的监管措施,鼓励银行降低对加密资产的暴露度。
理由在于加密货币高波动性特征,尤其是某些具有极高价格波动和投资者可能面临全部资金损失风险的资产类型,需要给予审慎的处理。Bailey指出,初期将采取保守方针,防范潜在风险,待未来积累更多数据和证据后,再考虑是否适度放宽标准。 此次英国提出的监管框架将参照国际监管机构——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发布的加密资产风险披露准则。该委员会要求成员国于2026年初前落实相关披露框架,便于系统性风险的有效识别与监测。此外,巴塞尔委员会建议,银行对加密货币如比特币等实物加密资产的持仓比例应限制在1%以内。英国方面表态将基于这些国际标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银行加密监管政策。
加密货币波动性给传统金融体系带来的冲击,让全球监管层高度关注。过去两年内,部分依赖加密客户的银行如硅谷银行和Silvergate银行先后倒闭,引发金融市场震荡。此事件佐证了加密资产与商业银行之间的潜在传染风险,促使监管机关反思并强化监管措施。英国的监管提案正是为了避免境内金融机构出现类似风险敞口,确保整体金融市场的稳定健康运行。 除了英国央行,英国金融市场的另一重要监管机构——金融行为监管局(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简称FCA)也在计划设立新的加密资产牌照制度,预计2026年启动。该制度将针对加密资产交易服务提供商制定入市许可与合规标准,构筑完善的监管生态链条。
央行审慎监管和FCA市场监管协同发力,有望推动英国成为加密监管合规的国际典范。 作为世界领先的金融创新中心,英国长期以来重视金融市场的开放性与创新性,同时亦致力于风险管控和投资者保护。加密货币作为新兴金融工具,监管缺位可能导致系统性风险。因此英国选择采取渐进式、稳健审慎的监管策略,将减少加密市场波动对实体金融的波及效应。通过明确限制银行对高风险加密资产的暴露比例,能够有效规避潜在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 此次议案的出台不仅值得本土银行关注,也将影响全球加密金融生态。
英国作为国际金融重镇,其规则制定与执行对其他国家有重要示范作用。预计随着英国监管框架的建立,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将进一步加强银行与加密货币的监管对接,推动跨境金融监管合作。 投资者层面,稳健的监管政策有助于增强市场透明度和信心。明确银行在加密业务中的责任和限制,可以防止高风险行为对公众资金造成损害,保护投资者利益。长远来看,这将促进加密资产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建立更加成熟和规范的数字金融市场。 对于银行机构而言,新规意味着需要重新评估其加密资产相关业务的风险敞口,调整投资策略,加强风险管理体系。
银行可能会限制对比特币等波动剧烈资产的投资比例,提升对客户加密交易的合规审查,并强化内部控制和披露义务。尽管短期内可能收紧相关业务,但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英国计划于2026年正式实施的银行加密货币交易限制措施,标志着国家在数字金融监管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这一务实且谨慎的监管思路体现了英国对金融稳定与创新平衡的追求。随着政策细节不断明确,银行与加密企业应提前做好准备,适应新规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未来,随着监管框架的健全,英国有望为加密货币市场树立良好治理典范,促进全球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