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隆·马斯克的名字长期以来与科技创新及企业变革密不可分。而他最近宣布创立美国党这一举动,则在政治领域掀起轩然大波。美国党由这位特斯拉与SpaceX的掌舵人于2025年7月初正式公布,其目标是结束当前被认为存在浪费与腐败的一党制现实,赋予公众更大自由和选择权,带来新的政治生命力。 在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长期把持政治局势,形成二元对立且稳定的制度架构。然而多年来,这一系统逐渐暴露出内部分歧加剧、政策极化及公众不满加深的弊端。马斯克认为传统政党已脱离真正的民主本质,成为一种“单一政党系统”,阻碍了社会创新和有效治理。
正如他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所言,“当涉及到通过浪费和裙带关系让国家破产,我们正活在一种一党制而非真正民主中”,并直言成立美国党旨在还权于民,重塑政治格局。 值得关注的是,该党并非一开始便意图冲击最高权力如总统竞选,而是选择以战略性精准发力方式进入国会部分关键议席,意图通过少数关键票数灵活影响未来立法和政策走向。马斯克强调,将凭借巨额资金支持与精准资源分配,集中力量在政治“战场”上夺取议会局部控制权,力求发挥最大影响力。 这种策略切合美国复杂的选举制度和政治生态,同时也反映出对现实的务实思考。众所周知,美国的选举尤其是国会竞选需要巨额资金支持,且地方特色和选民偏好多样,使得新政党全面胜出面临巨大障碍。马斯克拥有庞大的资金池——2023至2024年选举周期投入超过2.9亿美元支持共和党各级别竞选者,显示其经济实力无可匹敌,但资金并非万能,政治动员和群众基础同样关键。
此次创党消息公布后,美国时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对此计划持强烈否定态度,称成立第三政党“荒谬”,并坚称美国政治体系必须维持两党状态。他表示,虽然民主党“迷失方向”,但新党派可能带来混乱,历史经验也表明三党制难以发挥可行作用。特朗普与马斯克因2024年大选期间分歧公开对峙,最终导致关系破裂。在支持特朗普竞选的同时,马斯克也曾领导名为“政府效率部”的项目,致力于削减政府开支,但“美丽大法案”通过后两人明显出现分歧,激化矛盾。 美国历史上出现过多次试图挑战两党制的努力。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1912年所成立的进步党为最著名试炼,获得公众广泛关注并获得27%的普选票,赢得88张选举人票,是少数影响力较大的第三方案例。
90年代经济学家出身的亿万富翁罗斯·佩罗在1992年以独立身份参加总统选举,获得约19%普选票但未拿下选举人票,随后成立改革党。这些案例显示,第三方虽能激起部分民众热情,却未能真正打破两党长期垄断。 进入21世纪,随着社交媒体兴起和信息传播多元化,政治参与的门槛有所降低,马斯克的数字影响力和资源优势使得其新党具备不小潜力吸引年轻选民及对现状不满的群体。2025年7月其在X平台发起的相关调查获得超过120万回应,超过六成支持建立第三方,显示民众对新选项渴望强烈。 虽然资金雄厚、愿景明确,但美国党的成立未来依然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是选民基础的建立。
政治生态深受传统意识形态和组织网络影响,新政党需迅速搭建完善的基层体系和志愿者网络,实现广泛有效的选民动员,才能真正形成竞争力。同时美国复杂选区划分及选举法律也为新政党制造阻碍,例如部分地区门槛较高,实行选举人团制使第三方总统候选人难获成功。 其次,内容纲领和政策立场的广泛认同是关键。现阶段美国党更多聚焦反腐败和政府效率提升,但具体的社会、经济、外交政策蓝图尚未完全公开。未来若无法塑造符合多元选民需求的严谨政策框架,可能会难以获得持续支持。政治新秀马斯克也需加强团队建设,招募具备丰富从政经验的人才,提升党内运作专业化程度。
此外,现有政党强力反制也是不可低估风险。共和党和民主党均有完善的政治机器和深厚资源,面对潜在威胁必然采取积极对策。特朗普公开批评与否定美国党,意在打压潜在选票流失,与此同时已有共和党籍的国会议员反对部分“美丽大法案”,并且对于马斯克资金影响多持防范态度,内部分歧复杂。 尽管如此,马斯克成立美国党的动机和理念反映出现代美国政治深刻变革的需求和民众语境。经济全球化、社会多元化和数字化转型时代,两大党传统路线遭遇难以跨越的瓶颈。公众寻求更多元、更符合实际利益的政治选择成为不可逆潮流。
若美国党能够有效调动社会资源,打通传统与新兴选民之间的鸿沟,打造具有凝聚力、创新精神的政党文化,将可能成为美国政治新的突破口。 总结来看,马斯克美国党计划是一场对根深蒂固两党格局的挑战,映射出现代社会对政治多样性和有效治理的渴望。作为一位非传统政治家,马斯克以其商界经验、庞大资金以及现代传播优势进入政坛,为美国政治生态投下重要变量。未来数年美国党如何在激烈竞争中破局,以及其对美国政治制度、政策走向和选民心理的影响,值得全球关注。面对不确定性与巨大期望,美国党注定成为21世纪美国民主进程中的一段传奇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