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政府近期宣布将采购12架F-35A型战斗机,这批战机具备携带核武器的能力,预示着英国皇家空军将重新承担核威慑的战略角色。此次F-35A的采购不仅体现了英国对国防现代化的决心,也体现出在面对国际安全环境不确定性的背景下,英国寻求强化自身核威慑力量的战略思考。然而,这批战机与英国现有的空中加油系统存在技术不兼容的问题,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F-35是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的第五代隐形多用途战斗机,拥有多个版本。其中,英国现阶段装备的主要是F-35B型,这种型号具备短距起降和垂直降落能力,适合从航空母舰上操作,是英国皇家海军和皇家空军联合使用的主力战机。相比之下,F-35A采用传统跑道起降设计,具有更大的燃油容量和航程优势,也能携带美制B61战术核弹。
英国此次拟采购的F-35A正是基于这种型号,具备出色的航程和核武载运能力,标志着英国空军核能力的重新兴起。在冷战时期,英国空军曾装备过能够投放战术核武器的战机如“台风”与“旋风”系列战机,但随着时代变迁及军备调整,这一能力一度停滞。此次再次采购能够携核的F-35A,显示英国愿意在北约核威慑框架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巩固其作为核大国的地位。首相基尔·斯塔默在北约峰会上的公开宣布强化了英国在国际安全领域的立场,表达出在全球地缘政治剧烈变化和持续安全威胁下,稳定核威慑力量的必要性。根据英国国防部的声明,未来这批F-35A战机将纳入北约核“双重能力飞机”(Dual Capable Aircraft, DCA)使命,进一步增强联盟整体威慑力量。尽管F-35A拥有更长航程和更强核打击能力,但其与英国空军现有的空中加油体系存在兼容性差异,这一现实为此次采购蒙上了一层阴影。
英国军方传统采用探针与软管式空中加油标准,这一系统要求飞机通过机首探针对接加油机伸出的软管完成加油。而F-35A设计为使用刚性加油杆式系统,这是美军采用的标准,两系统之间并不通用。此技术差异意味着F-35A无法直接利用英国现有的空中加油机进行加油,必须依赖盟友的加油机支持。英国国防部对此回应称,在危机或冲突时期,其他北约成员国能够为英国F-35A提供空中加油保障,强调跨国合作的可靠性。但这一安排也引发部分防务专家的质疑,认为在实战需求以及快速反应能力方面存在潜在风险。加之F-35A主要计划部署在皇家空军的训练与转训单位,核任务则为其次要职责,凸显出英国对核飞行员训练和实际作战能力的平衡考量。
同时,采购计划也并非增加总量,而是在未来批次中用12架F-35A替代原计划采购的12架F-35B,体现出英国军机采购战略的调整。业界普遍认为,这一举措意在利用F-35A更大的燃油容量来优化训练效益和延长飞行时间,从而提升飞行员的技能储备和作战准备度。另一个受关注的问题是英国是否将从美国获批采购B61核弹头,以及是否参与共享北约核武库的相关安排。对此,英国防部保持缄默,未公布具体信息,令外界猜测持续。批评者指出,此番采购计划更多体现为一种策略性的权宜之计,旨在为皇家空军争取时间,应对下一代战机“Tempest(暴风)”的研发和部署。英国与日本、意大利合作开发的“Tempest”战机被寄予厚望,预计将拥有更远的作战半径、更大的载荷能力以及更先进的隐身与信息战性能,或将真正实现英国空军的未来主力。
综合来看,英国此次采购F-35A既有增强核威慑能力的战略意义,也揭示了军用装备体系存在的整合挑战。如何协调现有空中加油技术与新型战机的兼容性,如何确保北约盟友间的合作顺畅无虞,成为未来着力解决的重点。同时,这也反映出英国在全球安全格局变动中,调整自主防务能力与联盟协作之间的微妙平衡。长远来看,随着“Tempest”等新一代隐形战机崛起,英国的空军战略有望迎来质的飞跃。但眼下,F-35A的引入无疑是英国重塑空军核威慑能力,提升国家安全防御力量的重要一步,值得持续关注和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