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和白喉作为曾经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传染病,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已基本得到有效控制,尤其得益于疫苗的广泛应用。传统观点认为,为了维持免疫力,成年人每十年需要接种一次破伤风和白喉的加强针。然而,近期由美国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OHSU)牵头发布的一项最新综述性研究提出了颠覆性的观点,建议在确保儿童疫苗接种率持续高水平的前提下,终止成人的破伤风和白喉加强针接种。这一建议一经发布,便在公共卫生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研究指出,通过高效的儿童疫苗接种计划,人体可以获得至少30年的持久免疫效果,这远远超出了当前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建议的成人每十年接种一次的标准。这一发现不仅意味着重复接种加强针的必要性大大降低,更强调了儿童疫苗接种的核心地位。
文章还指出,美国终止成人加强针接种将在经济层面产生显著效益,预计每年可为社会节省约10亿美元的医疗资源投入。这些资金可被合理分配至其他公共卫生项目,提升整体医疗体系的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国际对比如英国和法国的情况进一步佐证了这一观点。英国自20世纪50年代起,除了特殊情况如孕期或伤口处理外,便未再推荐为成人常规注射破伤风和白喉加强针。而相邻的法国则一直坚持成人定期加强针接种。长达数十年的实践显示,英国和法国在成人破伤风及白喉发病率上几乎没有显著差异,甚至在某些时间段英国的病例数稍低。
这一“自然实验”表明,成人加强针的取消不会导致疫病反弹。令人印象深刻的是,2022年英国发生了一起涉及移民的白喉输入性疫情,病例数激增至73例,几乎相当于过去20年内的总和。但由于强有力的儿童免疫屏障和疫苗覆盖率,疫情未在更大范围内扩散,未出现广泛社区传播。这进一步体现了依靠稳固的儿童疫苗接种体系,可以有效防控疾病的传播风险。破伤风和白喉曾经是高度致命的传染病。在引入有效抗生素和疫苗前,破伤风的美国死亡率高达91%,白喉的死亡率大约为50%。
现代免疫措施的实施带来了疾病的显著减少,保护了无数生命。研究强调,当前成人感染风险极低,比起被雷击的概率至少低十倍甚至千倍,说明大多数成年人仍处于良好保护状态中。除了疾病风险的降低,这一转变还有助于疫苗接种的科学合理化,有助于减少疫苗过度接种和不必要的医疗干预,从而降低潜在副作用风险和公众的疫苗疲劳现象。专家们表示,维持强大的儿童免疫计划仍是关键。任何关于减少成人疫苗接种次数的举措,都必须在高儿童接种率的保障下进行,否则可能增加公共健康风险。现阶段,美国的儿童破伤风白喉疫苗接种计划包括从婴儿期到12岁的六次系列接种,确保了绝大多数青少年进入成年后都具备强效且持久的免疫记忆。
与此同时,成人在特殊情况下仍可获得个性化的疫苗服务,例如重大创伤后根据具体需要接种破伤风加强针。此外,孕妇的疫苗接种依然是防止疾病传播和保护新生儿的重要措施。因此,即便取消常规成人加强针,部分群体依然会受到特别关注和保护。这一新的疫苗接种策略还需在公共卫生政策制定、医疗系统配置及公众教育方面加强沟通,确保民众正确理解疫苗调整的科学依据,避免产生误解或者疫苗犹豫。医疗机构和相关部门需密切监测疾病动态和疫苗免疫状况,以便及时调整接种计划。随着疫苗科学的不断发展,疫苗设计制造技术的进步可能带来更长效的免疫产品,未来对成人疫苗接种频率的要求或将进一步降低。
此次关于终止成人破伤风和白喉加强针的建议不仅是对现有免疫科学研究的总结,也是全球公共卫生资源优化管理的重要体现。它有助于推动疫苗接种策略更加精准、高效,同时更符合人群健康实际需求。在保障人类免受致命传染病侵害的同时,实现了医疗资源的合理节约和可持续利用。展望未来,全球疫苗接种政策将更加科学、个性化。继续强化儿童疫苗接种工作的质量与覆盖,按需提供成人疫苗服务,建立完善的疫苗免疫监测体系,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通过科学决策和全民协作,可以不断推进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促进人类健康水平的整体提升。
终止成人破伤风和白喉加强针的建议不仅为疫苗接种领域带来变革,也为公共卫生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创造更安全、更健康的社会环境注入了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