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元对一篮子主要货币的汇率大幅下滑,跌至超过三年来的最低水平,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广泛关注。这一走势的核心原因不仅涉及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开复述了之前的关税威胁,更因美国经济数据的表现远逊市场预期,投资者对美元前景深感担忧。特朗普在华盛顿的一次公开活动中表示,计划在短短一至两周内向若干国家单方面发出关税通知,明确称“将向相关国家发送信函,告知具体关税安排”。这一讲话再次激化了市场对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可能升级的担忧,加剧了美元资产的抛售压力。 在美国内部经济面,最新数据显示就业市场出现明显疲态,四周平均的初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上升至2023年8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达到了24.025万人。这一迹象表明劳动力市场趋于放缓,削弱了市场对美联储继续加息的预期。
反而,通胀数据的回落,尤其是消费者和生产者价格通胀均低于预期,增加了美联储提前降息的可能性。市场反应迅速,外国交易员开始抛售美元,转而买入日元和欧元,后两者对美元汇率均上涨了约1%,使美元自年初以来贬值接近10%。 这一趋势不仅反映了美元的相对弱势,同时也映射出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感。在伦敦,FTSE 100指数创下新高,收盘点位达8,884点,突破今年3月3日的历史收盘纪录。投资者明显在寻求美国股票之外的替代投资标的,以分散风险和获得更稳健的收益。英国投资策略师尼尔·威尔逊指出,“全球股市出现了明显的轮动,投资者开始质疑‘美国无可替代’的传统观念,正积极进行地理多元化,降低对美国的依赖。
” 此外,国际贸易摩擦的升温亦对市场情绪造成冲击。其中,美国与印度之间的贸易谈判陷入僵局,特别是在钢铁和铝产品进口关税以及印度制药产品面临的潜在惩罚性关税方面存在严重分歧。印度外交部谈判代表表示,无法接受美国一系列苛刻要求,包括允许转基因作物进口和放宽医疗器械的价格管制。若谈判破裂,市场普遍预期印度可能采取反制措施,对美国商品实施额外关税,进一步加剧全球贸易环境的紧张态势。 综合来看,美国总统特朗普反复强调关税威胁,不仅加剧了国际贸易的复杂性,也直接打击投资者信心,催化了美元的抛售潮。同时,美国经济数据趋势趋弱,推动市场预期美联储货币政策即将转向宽松,进一步削弱美元的竞争力。
在全球资金流动面临不确定性和多元选择的条件下,投资者纷纷转向欧元等货币以及英国股市,促进了非美资产价格的上涨。 专家分析认为,未来美元仍将面临较大波动风险。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尚不明朗,且随着2025年第二季度经济数据的陆续公布,美国经济增长的疲软可能仍将持续,为美元制造下行压力。另外,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在货币政策方面展现出的稳定性与渐进调整策略,也使得欧元和日元成为多元化资产管理者青睐的避险货币。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美联储决策动向、美国就业数据表现及全球地缘政治发展,以把握货币市场趋势。 另一方面,全球股市的部分转向,也反映了投资者在流动性充裕的情况下,寻求高风险溢价的策略调整。
英美贸易局势的微妙变化,尤其是英国与欧盟脱欧后不断优化的贸易关系,使得伦敦资本市场获得更多资金流入。FTSE 100指数攀上历史新高,进一步表明全球资金配置正在经历结构性调整。 总结来看,美元近期跌至三年低点,既是美国内部经济软化的反映,也是贸易政策紧张造成资金避险偏好的转变结果。特朗普多次重申关税威胁,令全球市场信心受到打击,同时促使投资者重新评估美元资产价值及风险。在未来数月内,全球经济和政治环境的不确定性将持续影响美元走势,而国际资本流向的变化也将成为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变量。鉴于此,投资者在制定资产配置策略时,更应注重风险分散和宏观经济动态的实时监控,以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全球市场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