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袭击以色列以来,加沙地带一直处于极度紧张和动荡状态。冲突不仅导致大量人员伤亡,还引发了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成千上万的加沙居民面临饥饿、缺医少药的困境。在此背景下,以色列总理贝尼亚明·内塔尼亚胡于2025年7月29日发表声明,承诺将确保大规模的援助物资流入加沙地带,以缓解当地的苦难。 内塔尼亚胡的声明表明,尽管当前加沙地区形势依旧严峻,以色列政府已经采取措施,允许每天向加沙运送大量食物、水和药品。他强调以色列将继续与国际机构、美国及欧洲国家通力合作,推动人道援助安全通行。然而,内塔尼亚胡同时指责哈马斯试图通过制造和散布“刻意安排的图片”来激化外界对加沙人道危机的关注,称哈马斯受益于这种危机的宣传。
这一表态在国际社会引发了广泛讨论。许多全球媒体和官员都指出,加沙居民面临的惨状异常严峻,饥饿和营养不良问题日益凸显。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甚至直言“加沙的饥饿是真实的,无法伪造”。国际非政府组织则持续呼吁各方确保人道援助畅通无阻,保障平民生命安全和基本生活需求。 加沙地带的人道形势愈发紧张,以色列政府在多次军事行动后宣布将实施“战术暂停”,以允许援助物资进入重点区域。这一调整标志着以色列在军事压制与人道关怀之间寻求一种微妙的平衡。
然而,军事行动和封锁政策间的矛盾依旧存在,尤其是在安全问题和援助流通方面充满挑战。 以色列军事部门随后提出了一项新的“围困”计划,计划全面切断对加沙的所有援助和电力供应,以加大对哈马斯的压力。在内阁会议中,有部长提议考虑对加沙地带进行全面军事占领,甚至对部分地区进行吞并。这一极具争议的提议既反映了以色列国内激进政治力量的诉求,也显示出随着冲突延续,政府内部出现的政策分歧和战略调整。 财政部长贝扎莱尔·斯莫特里奇公开表示,加沙地区不可分割地属于以色列领土,并认为加沙的重新定居已经从“幻想”变成“现实”。他的观点代表着部分以色列右翼势力的立场,他们主张加大对加沙的控制力度,以实现更长远的安全目标。
同时,该提案也获得了包括特朗普在内的部分国际人物的看好和支持。 除此之外,以色列战略事务部长朗·德尔默与国家安全顾问扎哈奇·哈内格比在美国佛罗里达会晤美国特使史蒂夫·威特科夫,力图在以色列与哈马斯之间斡旋,推动停火及人质释放谈判。尽管以美两国因哈马斯被指未严肃对待谈判而撤回了在多哈的代表团,但在埃及和卡塔尔的推动下,双方中层谈判官员仍保持接触,期待协调谈判重启。 迄今为止,冲突已造成加沙超过58,000人死亡,包含平民和战斗人员。哈马斯仍扣押约50名以色列人质,其中包括28名已确认身亡的人员。长期的人质问题和不断升级的军事压力,使得局势尤为复杂。
以色列方面坚决表示,只有在哈马斯被击败、所有人质获释后,才能实现以巴地区的长期和平与安全。 援助物资的输送也遭遇诸多困难。以色列方面指责联合国及其他援助机构在加沙边境口岸未能有效接收和分发援助物资,而联合国方面则反驳以色列封锁导致物资无法顺利进入。双方彼此指责,使得在战争阴影下的加沙人道问题更显棘手。 与此同时,区域内外的政治动态也对局势产生深远影响。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表示愿加入亚伯拉罕协议,但需明确巴勒斯坦建国路径的政策保障。
美国积极推动中东和平方案,并希望通过军事与外交手段双管齐下,促使哈马斯重返谈判桌。 以色列国内政治局势同样充满变数。右翼政党领导人公开要求以色列政府在几周内取得所谓“快速胜利”,否则视情况决定是否继续参与加沙事务。社会各界关于战争与和平的讨论激烈,影响政府政策走向。 整体来看,以色列总理的援助承诺折射出政府面临的巨大压力——既要保证国内安全与国家利益,又需应对国际社会对加沙人道危机的严峻批评。未来,如何在军事行动与人道主义责任之间寻得平衡,将直接影响加沙局势的走向和地区稳定的可能性。
国际社会期待各方展现更多妥协与合作,共同缓解加沙民众的苦难,推动持久和平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