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如ChatGPT的广泛应用,给加拿大的高等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传统的学生评估模式逐渐暴露出诸多漏洞,特别是在线考试和论文作业中,AI辅助完成作业变得尤为普遍,引发了教师和管理层关于学术诚信的深刻担忧。疫情期间,大部分考试转为在线模式,便利了学生使用各种数字工具完成考试,这使得利用AI作弊变得更加容易。加拿大高校意识到,仅依靠现有的防作弊手段已难以遏制这一情况,纷纷开始重新思考和设计评估体系。许多大学开始加大手写考试的比例,以求避免电子设备带来的作弊风险。然而,手写考试并非完美解决方案。
如今的学生大多习惯于电子设备,手写长篇答题不仅挑战他们的体力与耐力,也加重了教师的阅卷负担。此外,近二十年来,很多地区的小学已将连笔书写设置为可选课程,导致部分学生在书写能力上存在差距。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人工智能指导委员会联席主席卡斯滕·蒙德尔强调,大学正处于评估方法转型的关键时期。他表示,不应将AI简单标签为作弊工具,更应看到其在激发师生关于学术诚信核心价值的新思考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蒙德尔在课程中鼓励学生坦诚使用AI的过程,包括头脑风暴和具体使用的提示词,要求学生对AI辅助的成果进行反思和解释,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作业质量,更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生群体中,约六成使用生成式AI辅助学习,他们在职业世界中也将面对AI的普遍应用。
艾伯塔大学学生会副主席凯蒂·塔姆塞特指出,针对AI的担忧应与拥抱技术带来的现实相结合。学生们希望学校能够将AI作为赋能工具融入教学,而非仅仅视之为作弊手段。多校学生组织首领也表达了类似观点,认为回归传统的笔试和严苛的限制可能对患有焦虑症及学习障碍的学生不公平。多元化、公平的评估方法迫在眉睫。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普及,迫使教师们开始尝试口试、项目作业、多媒体作品设计等多样化的评估方式。例如,部分教师采用限制电脑权限的监考环境,但这在技术实施和资源配置上面临挑战。
卑诗理工学院学术副校长珍妮弗·菲格纳对回归线下笔试持谨慎态度,她认为部分做法带有恐惧心理,学校应积极探索如何将AI纳入评估体系,并避免以过时的方式抵制技术革新。她提醒,现有的AI作弊检测软件准确度有限,误判可能对学生造成不公,同时,口试等替代方式也极为耗费人力和时间,不宜全面推行。为应对这一新形势,大学教师培训中心也积极为教师提供方法引导,帮助大家在不急于大刀阔斧改变的情况下,逐步调整评估策略,探索与AI共存的有效路径。未来,高校不仅要思考具体的考核形式,更要重新定义教育目的,即在全球人工智能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判断力及应变力。美国高校近年来蓝皮书笔试的复兴在加拿大亦见端倪,但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对AI的接纳程度和应对方式仍存在较大差异。总体来看,加拿大高校正在从纠正和防范AI作弊转向寻求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提升教育质量,强化学术诚信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术界讨论焦点逐渐集中于如何建立一个透明、诚信且包容的学术环境,鼓励学生合理运用AI,实现公平竞争与真实能力的双重保障。随着AI技术不断进步,大学评估体系也必将持续演进。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需保持开放心态,与学生保持沟通,共同制定切实可行的AI使用指南,确保考核既体现学生个人能力,又契合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总而言之,加拿大高校在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时,展现了积极探索与理性应对的态度。通过改革评估方式、提升教育理念,以及完善教学环境,加拿大的高等教育正努力走向一个既防范风险又拥抱创新的崭新阶段。这不仅关系到学术诚信,更关乎塑造适应数字时代的未来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