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經濟持續承受多重不確定因素的挑戰,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簡稱美聯儲)在貨幣政策上保持謹慎態度。根據路透社近日對經濟學家的調查顯示,多數專家預測美聯儲將在未來數月內不調整當前的利率水平,至少維持至九月。這一決定反映出台面下通脹風險的潛在威脅以及貿易政策帶來的不穩定性。美聯儲利率政策歷來是全球經濟走向的重要風向標,它影響著全球資本流動、市場風險偏好以及各國央行的決策節奏。目前,美聯儲將基準利率維持在4.25%-4.50%的區間,該區間自年初以來基本保持穩定。這表明政策制定者正試圖在保持經濟增長動能和防範通脹加速間取得平衡。
通脹形勢是美聯儲謹慎的核心原因。近年來,由於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與全球供應鏈受到沖擊,價格壓力持續累積。特別是美國政府調高鋁和鋼鐵關稅至50%,給相關產業鏈帶來明顯成本上升,這種進口成本的推動作用令通脹預期居高不下。根據調查,多數經濟學家認為,這將使美國的通脹率長期維持在遠高於2%目標的水平,甚至可能延續至2027年或更久。貿易談判進展對於未來的經濟走勢同樣具有重大影響。目前美中兩國正努力在倫敦進行談判,試圖為當前的貿易沖突尋求突破。
然而,由於7月9日臨近為期90天關稅暫停的期限,市場對談判結果尚無明確預期。這種不確定性進一步促使經濟學家對利率政策採取觀望態度,認為在明確風向前不宜輕率調整。另一方面,美國國債壓力和財政政策的不確定因素也增加了金融市場的風險。此次調查特別提及,由於眾議院通過了大規模減稅計劃,而參議院尚未批准,導致公共債務問題受到關注。債務增長將加劇市場對利率上升和未來通脹的擔憂,使美聯儲在決策時不得不考慮更多宏觀經濟風險。勞動市場的表現是美聯儲判斷政策路徑的重要依據。
最新數據顯示,勞動市場持續穩健,無明顯壓力跡象,這意味著美聯儲目前沒有立刻降低利率以刺激經濟的迫切需求。市場普遍預期,在未來數月內,美聯儲將持續利用公開市場操作及其言論工具,加強對抗通脹的信心。專家指出,在勞動市場表現穩定的背景下,美聯儲更傾向於保持利率不動,並通過積極的語言策略來維持市場對通脹控制的信念。展望未來,路透社調查中55%的受訪經濟學家認為,美聯儲將在今年第三季度內開始降息,主要預計於九月實施。這一判斷與市場利率期貨走勢相呼應,反映出市場期待經濟增長放緩後,貨幣政策可能趨向寬鬆。然而,也有相當一部分經濟學家持較為保守看法,認為利率或維持較長時間的高位,甚至直到年底或更遲時才會見到降息行動。
核心問題仍然是通脹是否會真正回落至美聯儲的目標水平。若通脹預期繼續被堅定,且關稅政策長期維持高壓,則利率下調的可能性將大幅減少。歷史經驗表明,一旦通脹嵌入經濟結構,要逆轉其影響將耗費大量時間與資源,且可能帶來更嚴重的經濟衰退風險。總體而言,美聯儲面臨的是一個充滿挑戰的環境:全球政治經濟不確定性依然高漲,國內外貿易緊張局勢加劇,通脹壓力尚未消退,金融市場波動頻繁。政策制定者需在防範通脹進一步上升與扶持經濟增長之間仔細拿捏,以免過早或過晚調整利率,導致經濟動能滑坡或通脹飆升。未來幾個月對於美聯儲的政策動向至關重要,投資者、企業和消費者均需密切關注貿易談判進展、通脹數據及就業市場變化。
儘管目前保持利率不變似乎是主流共識,但任何意外的經濟信息都可能迅速改變市場預期,影響全球資本流動和貨幣政策走向。因此,在當前複雜多變的背景下,保持靈活應對和審慎判斷尤為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