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英国政府致力于推动社会公平与流动性,力求让公共部门能够更好地代表全国各阶层的声音。作为国家治理核心的公务员体系,其构成背景长期以来引发社会关注和争议。2025年8月,英国政府宣布将限制公务员实习项目的申请资格,仅面向来自较低社会经济背景的学生开放,此举标志着政府在改善公务员阶层结构方面迈出了新步伐。 这一计划主要聚焦于主流的公务员实习项目,该项目旨在吸引大学生参与政府工作,提供前期实务经验,同时为将来进入公务员快速通道(Fast Stream)积累竞争优势。按照新规,申请者必须根据父母在申请者14岁时的职业类别,确定是否属于工人阶级及较低社会经济阶层。只有符合该标准的学生才能参与该实习项目,从而极大地缩小了申请者范围,也体现出政府对促进社会公平的坚定立场。
英国社会经济分类体系依据职业类型将社会分为专业管理阶层、中间阶层及工人阶级等。一般而言,专业管理阶层包括医生、工程师、教师等职业,中间阶层包含驾驶教练、IT工程师等,而工人阶级则涵盖清洁工、服务员和建筑工人等。基于这一划分,实习项目要求申请者的家庭背景属于工人阶级,以增加这些群体进入公务体系的机会。 此次政策背后的推动者包括负责公务员改革的宰相府部长Pat McFadden。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务员体系应当更广泛地吸纳来自不同社会背景的人才,才能更全面地反映和理解国家民众,推动更合理有效的政策制定。实际上,公务员体系内工人阶级背景人员长期占比较低,2014年数据显示,快速通道项目的成功申请者中仅有12%为工人阶级,而大学生中来自较低社会经济背景的比例约为四分之一,这一结构性差距引发了多方关注。
政府同时计划改善现有人才流动和职业晋升路径,比如承诺到2030年将公务员快速通道项目的一半岗位设置在伦敦以外地区,促进地域多样性。此外,新实习项目为期六至八周,提供每周430英镑的薪酬,为约200名在校大学生提供丰富的公务工作体验,包括活动策划、为部长撰写简报、参与政策调研及影子实习等环节。 然而,新规推行也伴随着争议。保守党领导人Kemi Badenoch公开表示反对,主张应该以能力而非出身为标准,反对按照社会背景设限。保守党影子内阁办公室部长Mike Wood更批评此举为“左派的社会工程”,担忧政策可能排斥那些不符合特定社会背景的年轻人才。与此同时,工会和社会流动性组织则表示支持,并敦促政府不仅要开放机会,更应关注工人阶级公务员的后续职业发展和晋升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这项措施并非孤立现象,而是英国新一届工党政府整体施政方针的一部分。工党自2024年重新执政以来,多次批评公务员体系过于特权化,主张“重新设计”国家运作方式,以提升服务效果和公众信任。工党领袖Keir Starmer曾指出,白厅中的许多官员生活安逸,缺乏紧迫感,这与政府改革的决心形成对照。 在社会层面,英国超过半数民众认同自己属于工人阶级,这也凸显了扩大该群体在公务员体系代表性的社会合理性。社会流动委员会强调,家庭职业背景是评判社会阶级的最精准指标,而公务员体系反映出对社会结构认知的滞后。通过实习项目的限制与支持,政府希望打破“社会单一圈层”现象,打造一个更多元、包容且代表全国民众的公务员队伍。
从宏观视角看,此项政策对英国未来政治生态、公共政策制定以及社会公平格局都可能产生深远影响。一方面,吸引更多工人阶级背景人才进入公务体系,或能使政策更加贴近基层民意,促进资源分配的公平合理。另一方面,若能配套完善支持体系,实现入职后的职业发展保障,将有助于真正改变公务员阶层的社会结构与文化。不过,如何平衡“能力优先”与“社会公正”,避免陷入简单的身份政治,仍是政策推行中不可忽视的挑战。 总体而言,英国政府限制公务员实习申请资格仅向工人阶级学生开放的举措,是一场旨在纠正历史不平等、促进社会流动性的大胆尝试。它不仅回应了社会对公务员阵容代表性的质疑,也体现了政府希望借助制度设计解决深层次结构性问题的用心。
未来,该政策的实际效果如何,是否能真正实现开放公平的公务员体系,值得持续关注和深入评估。